一天的光陰對這個鄉下來的窮小子來說太長了,而且還有些難熬。但是年輕人還是熬到了5點,差不多該下班了,老板真的來了,問他:“你今天做了幾單買賣?”
“一單。”年輕人回答說。
“隻有一單?”老板很吃驚地說,“我們這兒的售貨員一天基本上可以完成20~30單生意呢。你賣了多少錢?”
“300000美元。”年輕人回答道。
“你怎麼賣到那麼多錢的?”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的老板問道。
“是這樣的,”鄉下來的年輕人說,“一個男士進來買東西,我先賣給他一個小號的魚鉤,然後中號的魚鉤,最後大號的魚鉤。接著,我賣給他小號的漁線,中號的漁線,最後是大號的漁線。我問他上哪兒釣魚,他說海邊。我建議他買條船,所以我帶他到賣船的專櫃,賣給他長20英尺、有兩個發動機的縱帆船。然後他說他的大眾牌汽車可能拖不動這麼大的船,我於是帶他去汽車銷售區,賣給他一輛豐田新款豪華型‘巡洋艦’。”
聽了小夥子的話,老板後退兩步,幾乎難以置信地問道:“一個顧客僅僅來買個魚鉤,你就能賣給他這麼多東西?”
“不是的,”鄉下來的年輕售貨員回答道,“他是來給他妻子買衛生棉的。我就告訴他:‘你的周末算是毀了,幹嗎不去釣魚呢?’”
思維點撥訓練
問題:
工作中你有發散思維嗎?
思考:
生活中處處都有機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人與事,帶著思考去工作,就不會讓客戶溜走,從而為自己的業績錦上添花。
兩小孩掙錢
在美國的一般家庭裏,通常有小孩自己打工賺取零用錢的習慣。有一次,一個富豪人家舉辦晚宴,家中兩個小孩事先便與家長商量,獲得父母同意之後,在家中的衣帽間幫忙照料客人脫下外套,得以賺取額外的小費來當零用錢。
這個家有兩個小孩,一個哥哥,一個妹妹。
晚宴開始前,哥哥很聰明地從廚房拿了一個小盤子,放在衣帽間入口的醒目處,想要借這種方式來提醒客人們不要忘了應該給予的小費。八歲的妹妹看到哥哥這樣的舉動,也偷偷溜到廚房,拿了一個更大一點的盤子,同樣放在衣帽間的入口,隻不過妹妹更加細心一些,她在自己的盤子裏多放了一枚一角的硬幣。
宴會開始了,第一位客人到了,他接受了這對兄妹殷勤的招呼,舒適地將外套及禮帽脫下,交給兩個小服務生,回過頭不經意地一瞥,注意到衣帽間入口處的那兩個小盤子。客人不禁會心一笑,從口袋中掏出一枚五角的硬幣,隨手便放在那個原先已有一角硬幣的盤子中。隨著宴會開始時刻的臨近,客人們也川流不息地湧進這戶豪宅中,一對小兄妹忙得暈頭轉向,根本無暇分神去注意自己的那個盤子中究竟累積了多少小費。
宴會結束後,父親來到兩個孩子麵前,輕拍著這兩個賣力打工的兒女的肩膀,探詢他們的工作成果。妹妹的盤中已有超過20美元的小費,而哥哥卻苦著一張臉,他的小費盤中連一枚硬幣也沒有。父親了解整個情況後哈哈大笑道,今天這件事對你們兩個人都有著無限的價值,在同等努力工作的前提下,懂得先付出的終必獲得最多啊。
思維點撥訓練
問題:
你做過工作上的分外之事嗎?
思考:
獲得成功的秘訣,就是不遺餘力的付出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的發揮潛能,讓自身的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抓糖果的學問
副總裁艾麗莎·巴倫掌管著美國好樂公司的30億美元資產,據說,20歲時,她曾當過一家糖果店的店員。來店的顧客特別喜歡她,總是等著她給自己售貨。有人好奇地問艾麗莎:“為什麼顧客都喜歡找你,而不找別的售貨員,是你給的特別多嗎?”艾麗莎搖搖頭說:“我絕對沒有多給他們,隻是別的售貨員稱糖時,起初都拿得太多,然後再一點點地從磅秤上往下拿;而我是先拿得不夠,然後再一點點地往上加,顧客自然喜歡我了。”
思維點撥訓練
問題:
你注重工作中的細節了嗎?
思考:
我們應關注細節,開動腦筋,因為每一次微小的進步積累起來就是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