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管理名著:從優秀到卓越的提升 (3)(1 / 3)

比爾·蓋茨說過這樣的話:“過去,隻有適者能夠生存;今天,隻有最快處理完事務的人才能夠生存。”在人才競爭激烈的公司裏,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珍惜時間。

重要的事情先做

【原文欣賞】

如果卓有成效還有什麼“秘密”的話,那就是善於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麵先做,一次做好一樁事情。

做事集中精力,這不但是出於管理者工作性質的需要,也是由人的特點所決定的。其理由是:要做的重要貢獻非常多,而可做貢獻的時間卻十分有限。如果對管理者的工作作一番分析,就會發現重要的任務沒完沒了。如果再看一下管理者的時間,就會發現要完成這些重要任務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不管管理者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得多麼好,他的絕大部分時間都不屬於他自己。他總是被時間不夠這個問題所困擾。

管理者越是想作重大的貢獻,那麼就越需要有一整段的時間。他越是想從忙忙碌碌轉變為講究效益,那麼就越需要重視持續不斷的努力,而這種努力如果沒有大塊的時間作保證是很難產生結果的。然而,即使想要爭取到半天或兩周時間來從事會產生效益的工作,那也需要有很大的自我控製能力,有向別人說“不”字的堅強決心。

出於同樣的道理,管理者越是努力地去發揮人的長處,他就越會覺得需要抓住重要機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員的長處和優勢上麵。因為這是取得效益的唯一辦法。

【讀後感】

作為職場人員,你可以在你的辦公桌前放一大塊字牌:“任何時候,隻要可能,我必須做最有成效的事情。”以此提醒自己盡可能減少瑣碎無價值的工作。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舒瓦普,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憂慮,於是去找效率專家艾維·李尋求幫助,希望艾維·李能賣給他一套思維方法,告訴他如何在短時間裏完成更多的工作。

艾維·李說:“好!我10分鍾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最佳方法。把你明天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記下來,按重要程度編上號碼。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以此類推。早上一上班,馬上從第一項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工作、第三項工作……直到你下班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完成了第一項工作,也沒關係。隻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堅持做下去。每一天都要這樣做。在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叫你公司的人也這樣做。這套方法你願意試多久就試多久,然後給我寄張支票,並填上你認為合適的數字。”

舒瓦普認為這個思維方式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給艾維·李。舒瓦普後來堅持使用艾維·李教給他的那套方法,5年後,伯利恒鋼鐵公司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鋼鐵生產企業。舒瓦普常對朋友說:“我和整個團隊堅持揀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認為這是我的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

要事第一、抓大放小的觀念如此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略。我們必須讓這個重要的觀念成為一種工作習慣。每當一項新工作開始時,都必須首先讓自己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什麼是我們應該花最大精力去重點做的事。

當你陷入瑣碎的工作中時,一定要自我反省,問問自己:你現在的工作是否接近最優先要做的工作。如果不是,就終止它們,並著手重要的事項。讓自己變成時間的駕馭者,減少例行公事,多參與困難的決策和計劃。

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原文欣賞】

如果管理者想把工作做得卓有成效,就必須從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出發,注意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和長處。

我所認識的絕大部分管理者,不管是政府部門的,還是醫院裏的,或是企業界的,他們對自己幹不了的事情都十分清楚。對那些上司不讓幹、公司政策不允許幹以及政府禁止幹的事情,他們有時過分敏感,因此,常常滿腹牢騷,把自己的時間和才能都浪費在抱怨聲中。

【讀後感】

歌德說過:“你適合站在哪裏,你就應該去站在那裏。”從自己的優勢出發,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是給那些三心二意的人的最好的忠告。

有一個關於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在各個公司的員工之間廣泛流傳。它來自於一本名為《飛向成功》的暢銷書,作者之一便是唐納德·克裏夫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