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管理名著:從優秀到卓越的提升 (1)(2 / 3)

“讓優秀成為習慣”,每天不斷地暗示自己吧。讓“優秀”的思維深植你的心,讓“優秀”的觀念溶入你的血液,使你的生命從此在優秀中綻放,並散發出芬芳的氣息。你將因優秀而不斷地享受成功的愉悅,你將因優秀而不斷地領略人生的精彩。

永遠不要說做得夠好了

【原文欣賞】

高瞻遠矚公司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優異的運作和績效,這種成績不像是最終目標,反而像在自求改善和投資未來的永不中止的循環中產生的附帶結果。高度高瞻遠矚的公司沒有最後的終點線,沒有“已經做好了”。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讓它們覺得可以悠閑自在,靠著辛苦得來的果實度日。

我們發現,高瞻遠矚公司能夠得到特殊的地位,主要不是目光高人一等,或擁有成功的秘訣,而是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自我要求極為嚴格。要成為高瞻遠矚公司並保持這種地位,急需平凡的、舊式的紀律和辛苦工作,還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任何自滿和沾沾自喜都深惡痛絕的心理。

【讀後感】

古代有個著名的射手名叫飛衛,當時全國的很多年輕人都慕名向他求教。

其中有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名叫紀昌。紀昌立誌成為一名神箭手,於是向飛衛拜師學習射箭。

飛衛很看好這個年輕人,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傳授具體的射箭技巧,而是要求紀昌先學會盯住目標而眼睛不能眨動。飛衛說:“當你能夠做到盯緊任何目標,並且保持一炷香的時間內不眨眼的程度時再來找我吧。”

雖然不明白老師的意圖,但紀昌還是花了兩年勤學苦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練到半夜三更才睡覺。當他練到即使錐子向眼角刺來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工夫時,他對自己的本領滿意了,於是再次去向飛衛求教。

飛衛又進一步要求紀昌練眼力,標準要達到將體積較小的東西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處看到一樣。他說:“當你能把虱子看得像拇指那麼大的時候,再來找我吧。”

紀昌聽從教導,又回家苦練了三年,終於能將最小的虱子看成車輪一樣大,於是再次向飛衛求教。飛衛卻告訴他說:“年輕人,你的箭術已經學成了……”

紀昌張開弓,一箭便輕而易舉地將虱子射穿。飛衛得知結果後,對這個徒弟極為滿意。經過一番技巧方麵的訓練,紀昌終於成為著名的神箭手,譽滿天下。

作為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一樣能使自己走向卓越,許多人已經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和取得的成就為我們做出了示範。關鍵在於,不能自滿,要不斷地追求卓越,不斷刷新自己的成績單。

滿足於現狀意味著退步,一個人如果從來不為更高的目標做準備的話,那麼他永遠無法超越自己,隻能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甚至會倒退。

永遠不要說做得夠好了,要有不斷改進的工作態度。改進永無止境。作為一名員工,敢於質疑和改進自己的工作,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疏漏和錯誤,才能創造過人的業績。

不斷改進和優化自己的工作,在於對卓越的不懈追求。你是否能夠讓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成長,不斷取得好業績,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當你接受一項重要的任務時,一定要做到超越公司的期望,千萬不要滿足於得過且過的表現,要做就要做得更好。在追求進步方麵,不要僅僅做到完成,一定要做到不斷改進和優化;在知識能力方麵,不要滿足於一知半解,一定要做到融會貫通。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業績,才能成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才能成為公司發展天平上的重要砝碼。

願景,每個人心頭的帆

【原文欣賞】

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製造”代表“廉價、低劣、品質差”。我們細讀過有關索尼的資料後,斷定索尼不但希望公司事業有成,還希望改變日本消費產品品質低劣的形象,成為最廣為人知的公司。以一個員工不到一千人,根本沒有海外知名度可言的公司來說,其誌不小。

這不是索尼曆史中第一個膽大包天的目標。例如,在1952年,索尼派出有限的工程人員,追求一個似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要製造一種"袖珍型"收音機,可以放在襯衫口袋裏,並且因此可以普及世界各地。我們身處90年代,把迷你化視為理所當然,但在50年代初期,收音機是用真空管做的,要製造這麼小的收音機,需要長期艱辛的嚐試和重大的創新。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公司成功地把晶體管技術應用在收音機這種消費產品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