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大地風雲 四百十二 瀾滄國的分裂(3 / 3)

最殘酷的絞殺行動開始了。明軍以強大的火炮反複梳理著暴亂者可能藏身的每一處山穀,放火燒毀暴亂者可能發起襲擊的每一處樹林。在這裏,不需要什麼憐憫。隻有血淋淋的屠殺和觸目驚心的鮮血,才能夠穩固住帝國在這裏的統治。

據不完全地統計,僅在大明景平二年十一月這一個月中,死在絞殺戰中的瀾滄暴亂者,便高達一萬餘人,而指揮著這次軍地軍事行動的李定國,也被冠以“瀾滄之惡夢”這一聽起來不太好聽的綽號。不過李定國對這一外號倒顯得非常滿意的樣子。

隨著絞殺戰的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漸漸稀少。提前投降的慶幸自己及早做了明確地選擇。那麼被追剿得無處藏身,無時無刻都要麵對死亡威脅的暴亂者,卻開始深深後悔為什麼沒有和他們的同伴一樣盡快地向明軍投降……

隨著十一月進入尾聲,發生在瀾滄的暴亂基本結束。是役,瀾滄總計被殺死暴亂者一萬八千九百餘人,失蹤近兩萬人。其中以老聽族的傷亡最大,老鬆族次之。而一早就站在明朝這一方的老龍族,則基本沒有遭到什麼損失。

十二月,勢力大漲的老龍族,強烈要求獨立於瀾滄之外,另立一個完全聽命於大明,並且徹底獨立的,由老龍族人自己管理的國家。瑪法爾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狀況,但他心裏同時也很清楚,在老龍族背後站立著的最大靠山正是強大得無可動搖的大明帝國!

進入到了景平三年,老龍族宣布獨立,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萬象國。大明帝國在第一時間,宣布萬象國為合法王國,並將成為與瀾滄地位等同的藩屬國。

大明隨即派出精兵兩千,進入到萬象國,保衛萬象國做為大明藩屬國的一切正常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侵犯。

這一做法似乎刺激到了老鬆族,他們也開始蠢蠢欲動的想要獨立於琅勃拉邦朝廷之外,成立自己的國家。

半年後,老鬆族試探性地建立了占巴塞國,而大明對此也采取了默認的態度。眼看著自己統治下的國家四分五裂,瑪法爾哭泣著尋求大明的幫助,但大明以這是老鬆族自己內部的事物為由拒絕了瑪法爾的請求。

顯然,一個分裂的瀾滄,要遠比一個統一的瀾滄更利於大明管理。

而在瀾滄發生的一切,似乎也給了大明一個啟示,未來對於其它國家的管理似乎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

“神聖北京協約”,在瀾滄之戰中顯示了其巨大的威力,但並不代表著協約國家內部就會永遠地那麼平靜下去。

從瀾滄撤兵歸國的安南鄭氏和阮氏之間,因為頓薩奧的歸屬問題,很快又爆發了尖銳的矛盾,鄭氏和阮氏都想著把這塊地方劃歸到自己名下,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盡早統一安南。

這兩個政權的君主,都非常聰明地避開了大明劃分的軍事緩衝區,半隱蔽,半公開的,不斷進行著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武力統一安南的道路。

雙方這樣的戰爭,一直持續了一年,互相都有傷亡,誰也無法徹底地解決戰爭,但大明,卻奇怪地保持了沉默,並沒有插手其中,嚴格地保持了中立,任由雙方如此發展下去。

大明暫時沒有精力,來管安南的這些矛盾,他們此時的注意力,已經被完全放到了另一個地方,滿清所統治的盛京,對韃子最後一擊的條件,對這時的大明來說,已經完全成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