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新區建總”的項目越多,王鈞就越不能象從前那樣麵麵俱到了,每次計劃好出來,也隻能走馬觀花地轉轉,了解了解進度,跟項目經理們打打氣,勉勵兩句,卻根本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了。特別是今天,因為在“西部新城”盤亙了太長時間,所以後麵的工地就跟簡單了,但即使是這樣,將所有項目全部走完,就連午飯也耗在工地上了,等回到單位,已是下午兩點了。
????所以這段時間王鈞一直都在想,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的事業做大的,如果說能力,不是妄自菲薄,自己其實比不上周大同、童新他們,一個剛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王鈞還沒狂妄到自認為“天才”的份上。當然,這幾年在形勢的逼迫下,王鈞的成長很快,連他自己也有感覺,王鈞也知道,這個成長還需要一段過程。在清楚認識自身的情況下,王鈞的總結是“機遇”和“人心”,自己碰巧來到這家頻臨改製的小公司,碰巧父親有一筆可以利用的資金,碰巧趕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一段時期,又碰巧被自己抓住了這段機遇。而所謂“人心”,王鈞指的是現在手下的這幫兄弟,雖能力各有不同,卻有個共同的特點,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對自己沒有戒心和二心。王鈞喜歡這種環境,說實話他也沒有“內部鬥爭”的能力,所以他時刻要求自己,要民主,要尊重,要相信他人,王鈞認為,這種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才會形成這種良好氛圍。
????王鈞他們回到單位後就開了個碰頭會,把“視察”過程中看到的幾個問題總結總結,提醒提醒。這也是王鈞他們近一年來養成的習慣,雖說互不幹涉經營,但項目多了,管理上難免會出現些漏洞,每隔一段時間組織一次會審,對項目運作大有好處。
????今天的會議還有另外一個議題,就是對“新城建總”進行局部調整。去年年底第一次分紅,王鈞對自己的股份進行了評估轉讓,調整了董事會構成,將童新和郭翔補充為董事會成員。目前,“新城建總”的股本構成是王鈞51%,周大同、莊得各10%,蘇豔、馮零、童新各5%,郭翔2%,其餘小股東12%,郭翔作為小股東代表參與董事會,出任董事會監事。
????王鈞他們對“新城建總”的局部調整是經過再三考慮的,也征求過相關人的意見和建議,其主要目的就是實現扁平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費用。董事會調整後,為考慮董事之間的平衡,王鈞讓把“新城建總”總經理的職務叫給了周大同,然後將莊得和蘇豔提拔為副總,以來突出大股東的地位,其實大家都知道這隻是做做樣子,“新城建總”是個殼子,副總不副總根本沒多大意思,隻不過是讓卸任“董事長助理”和“董事會監事”的蘇豔心裏平衡些。今天的這次會議也有這個目的,就是將原隸屬於“新城物業”的“新城大酒店”提升到了“新城建總”直管,當然他的股份構成是不變的,仍然是封浩占30%,蘇豔出任總經理。
????同時被調整的還有“新城營銷”下麵的“新城不動產”,這是當時為收購“國際小商品城”的商業房而注冊的,現在劉意成了國資公司的老總,出於安全和規避的考慮,馮零主動提出將它“上繳”了,仍然交給古清去管理,不過也保證,“小商品城”的運作還將以她為主。
????這次會上王鈞還提出,要把“新城建總”調整為新城建設投資總公司,簡稱“新城建投”。這個思路是他將總經理位置讓給周大同時想出來的,初衷其實很簡單,手中有資金沒有項目,而周大同是經濟管理專業的。後來王鈞越琢磨這事就越覺得可行,“新城建總”一直是個管理公司,沒有什麼業務,如果把幾家子公司的部分利潤收集上來,參與其它的城建項目,豈不是件很有“錢途”的事情。為此王鈞專門到LC大學找了個經濟學教授,卻被人家的詫異弄得很不好意思,因為在聽了他的敘述後,人家給出的結論是,王鈞也太不懂得公司經營了。那教授說,這已經不是行與不行的問題,而是早應該進行的舉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