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導言(2)(1 / 2)

0.2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研究的視角和基礎

根據研究視角的不同,財務學研究可以被分為財務管理學和財務經濟學兩大陣營。財務管理學把提高組織效益和效率作為目標,關心的是管理者所麵臨的現實問題,其研究以管理實務為基石,理論成果來源於管理實踐。而財務經濟學以微觀經濟學為理論源泉,將經濟學模型具體應用於財務學領域,拓展並深化其內容。相比而言,財務管理學比較強調經驗性和個性化,注重理論本身的實用性;而財務經濟學則采用較嚴格的假定和數學的、統計的方法推證最優解,其結論有很強的解釋性。

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研究主要選擇財務管理學視角,這是因為企業財務信息管理首先是一個管理問題,企業財務信息增值的基礎在於相應管理活動的完善、有效;但在通過企業財務信息披露履行對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以及通過企業財務信息交換獲得經濟效益的時候,又必然涉及相關經濟學理論的借鑒、引入和運用:

——企業財務信息管理從誕生之日起就大量從管理理論中汲取養分,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現代管理理論和當代管理理論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思想,它們為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供了哲學和方法論基礎。為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進行曆史唯物的考察,本書在第2章較為詳細地提煉、討論了管理理論中的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思想。

——更進一步考察,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是管理理論中信息管理和企業財務的交集,其中:信息管理為本書提示了研究的起點、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的對象——有價值但稀缺的企業財務信息本身,本書的結構基本是按企業財務信息增值過程設計的;而企業財務不僅為本書提示了研究的歸宿、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的目的——企業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兩個層麵的效益、效率問題,也提供了很多既有的方式、方法作為例證。

——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研究遵循一個從理論研究的基礎出發、經由一定的路徑、到具體應用問題的“樹型”結構:首先,回答企業財務信息披露是什麼的問題,認為其是資本市場的必然選擇,資本市場同時是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其次,回答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為什麼的問題,具體從提高資本市場效率和維護資本市場公平兩個方麵來解釋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的動因,以及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管製的動因;最後,將問題延伸到企業財務信息披露如何進行的問題,本書選擇企業的立場,按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管理的動因、維度和性質進行研究。在對資本市場效率的研究中,一方麵是遵循有效市場假說,它不僅是企業財務信息披露,也是現代財務經濟學的理論基石之一;另一方麵,認識到有效市場假說描述的是理想狀態的資本市場,現實資本市場的效率並不完全,對此可從信息不對稱、非合作博弈、外部效應、公共品等方麵來揭示。

——企業財務信息交換研究綜合運用到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商品二重性、勞動二重性、交換形式等學說,以及西方經濟學效用、產權、準公共品、契約等概念。但分析發現,以供求規律、價格規律和競爭規律為內容的物質商品市場機製在企業財務信息市場上是失效的,需要理論和實務的創新。

總之,本書無意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的學科歸屬進行專門討論並妄作斷言,我們隻要形成這樣的認識:企業財務信息管理作為一種特定對象的管理活動,其對象又是有價值但稀缺的企業財務信息,需要到管理學、經濟學中去尋找研究的基礎。管理學、經濟學原理,以及信息管理、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信息經濟學、產權經濟學、會計學等,當然還有財務學的思想理念都對本書有或多或少的支持和滲透,這在很多方麵無法一一列示。

0.3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整體來看,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研究由三部分組成,各部分關係:

第一部分(導言)提出問題:介紹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義、視角和基礎、內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第1章至第2章)是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研究的概述:首先考察了企業財務信息管理賴以存在的最基本點——企業財務信息;其次考察了企業財務信息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發展的產物在其曆史進程中所處的位置——曆史方位,以及作為一種特定對象的管理活動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功能方位,進而總結出它的內容和環節。

第三部分(第3章至第6章)是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的詳細討論:逐一討論了企業財務信息發掘—企業財務信息轉化—企業財務信息利用—企業財務信息積累—企業財務信息披露—企業財務信息交換各環節的目的、內容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