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與健康(1 / 1)

第一章

好習慣是你的保健醫生

健康生活習慣就是4句話,16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若能做到,高血壓將減少55%,腦卒中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30%,整體壽命延長10年。

習慣與健康

生活中,一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標準,一直難有統一的固定答案,最關鍵的是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比如鍛煉時走路是向前走好還是倒退走好?是早晨鍛煉好還是下午鍛煉好?睡覺是南北向好還是東西向好?雞蛋是多吃好還是少吃好?水果是帶皮吃好還是削皮吃好?菠菜炒豆角是理想的膳食搭配還是不好的搭配?有人說多吃魚補腦子又預防心髒病,有人說魚肉含有重金屬,越少吃越好。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有關健康的論點大體分三類:一是有醫學論據的,國內外一致公認的,如:吸煙導致肺癌、冠心病,有害健康;高血壓、高血脂造成心腦血管病,必須及早控製;肥胖引發代謝綜合征;健康的四大基石等,這些都是可信的。二是沒有任何科學論據的,如雞血療法、喝涼水療法、紅茶菌療法、喝尿療法等,這些不但無效,還傷害身體。三是有一些理論根據或臨床實踐,或由相關理論延伸的推測,但又沒有醫學論據或嚴格的臨床實踐證實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比如一天應吃15種食物,還是20種食物,還是30種食物?牛奶是早上喝好還是晚上喝好?空腹喝好還是進餐時喝好?是喝熱的好還是涼的好?一天吃一個雞蛋好還是兩個雞蛋好,還是兩天吃一個雞蛋好?食物是生吃營養好還是燉補營養好?這些問題是大量的、複雜的,也是最需要用辯證的觀點,用科學的知識,結合不同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健康狀態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動態的。還要看看作者的學術水平及經曆,是否從事過本專業科研教學或臨床實踐。總之,人與人差異很大,不能“一刀切”,最高準則是“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地科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