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梁?”站在一旁的俊俏小廝不由得驚呼一聲,見引來眾人的目光趕忙掩住嫣紅的嘴唇,歉笑不已。
至於李福梁這個名字自來到江寧之後,在劉末耳中不知聽到多少回耳繭子也都快磨破了,早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了。
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學子,到勝胡薑異軍突起,成為江寧案首的熱門人選,不過就是那麼三兩日的時間。特別還是他作出滿江紅一詞,極大的激發了國人的愛國情懷,對於這人劉末還是感到異常好奇的。
與劉末想的愛才不同的是,張安聽到李福梁在跟一群盜墓賊還有些聯係,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些其他考量。
每當誦讀滿江紅一詞,張安雖為一文士但也是會感到熱血沸騰,恨不得當即提槍上馬保家衛國,一舉扭轉靖康之敗所帶來的恥辱。
但他終究是個文人,還是朝堂體係中的官員,當初那個雄心滿誌的高榜進士也早已被磨掉了菱角,不得不考量起了一件事會帶起來的一係列反應。
李福梁是新學學子,肯定不會受到金陵府尹的喜愛,省試過不過得去還是個問題。而那一群扶桑人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特別還是有扶桑王子在京城遊說不管怎樣他是一定會被犧牲掉的,李福梁危已。
張安所要考量的是,要不要因此涉嫌盜取墓中寶物的罪名先把李福梁給拿入獄中,待朝中的旨意下來再做處置。不過瞧見劉末的神色,他便是把心中的主意暗暗壓下,現在還不是時候。
李福梁、李大刀?煙雲閣十二功臣之一的江寧李家!
李大刀這個名字還是從陛下那裏聽來的,大梁開國的功勳武將後裔淪落於這份田地,每每想起也總是唏噓不已。
李福梁還是沒落武勳之後,想到此人新學學子的身份,最近又是聲名鵲起正適合陛下所要尋找的人。
劉末考慮了一下慢慢把目光從銀寶上回落,望著張安略有些慎重的道:“此事到此為止吧,先把科考辦好才是正事,不然沒法向太後和丞相交差。”
劉末談起了太後也談起了丞相,獨獨就是未言陛下,也迫切的想要把此事壓下。
張安可不知他真正的心思是為皇帝物色明麵上的心腹,還隻道是因為墓中的財寶不想弄得影響太大,引起各方勢力的側目,以至於情勢失去掌控。
江寧縣中有墓寶的事情早已人盡皆知,是想要隱瞞也瞞不過去的,況且張安早已寫了文書向金陵稟報而去。心中斟酌一番,便把這實情說給了出來。
“嗯,既然報與金陵知府知曉,那自會有州府派遣人手前來。科舉才是我們應當要辦好的事情,咱家也不必插手,想來也是辛苦張大人操勞了。”
見著劉末不以為意,不但是張安詫異,就是站立一旁女扮男裝的太平公主也是有所疑惑。
太平公主可是知曉劉公公可是絕對忠君的,就是科舉監考也是皇兄極力安排的。而聽這名為張安的江寧縣令如此鄭重其事,想必墓中的錢銀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這難得的好時候劉末不想著他主子,難道還是有其他的考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