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墓寶(1 / 2)

接過曹患手中的銀錢,張安第一時間便是遞在了劉末手中。

劉末接過銀寶感受一下足足有五兩重,略感興趣的一邊聽著這物的由來,一邊再是左右翻看,直到看見銀錠低下刻著的天佑六年,才是一晃明悟過來。

而張安見了臉色陰沉,麵色更加憤怒的問道:“天佑六年,是夏徽宗的年號,這不就是從古墓之中的銀錢麼?怎的會跑到市麵上去?大膽賊人!曹患,到底是個怎麼回事情,你再細細說來。”

“……事情也就是這樣。因為末將看到天佑年間的銀寶出現在街市之中,認為此關係重大所以也就自作主張的把錢銀給拿了回來,特稟兩位大人。”

見曹患一字一句所說句句實言,張安惱火異常:“才不過一日未守,防範缺失了些竟沒想到這群該死的盜墓賊居然已經下了墓區。

而此刻也是膽大妄為的把錢銀拿到明麵上來用,此事幹係重大,要知道墓中的錢銀眾多絕不能有失。待眾衙役到來,曹患你立即便帶一部分人前往墓口嚴加守衛,望見冒頭的盜墓賊立即捉拿,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確保墓穴寶物不失!”

開始劉末初來江寧城的時候就聽聞墓中有寶的消息,因為那時候科考的布置還在緊張的進行,所以他也就沒有多過在意,也就當聽聽罷了。

結果被這衙役和張安一談,特別還是聽聞墓中有大量陪葬錢銀的消息,手中還握著冰涼足足有五兩重的銀寶,也由不得劉末不信。

“對,曹患這事你做的好,墓中的東西一旦出土幹係確實太大,必須得由朝廷來監管。就依張大人所言,先把墓穴封鎖起來確保寶物不失,待科考過去之後咱家一定搬兵前來守衛。

那膽大拿著墓錢揮霍的盜墓賊也是要弄清楚,最好順藤摸瓜一下子把所有團夥給搗掉,把墓中錢物追回以把損失降到最小。來時,曹患你可探得那人是誰?”

隨著劉末的突然插口,也就隨著朝廷會是介入此事,自然而然的也就沒了張安什麼事情。

但這夏墓畢竟實在江寧轄下發現的,而一直以來都是張安在全權負責安保確保裏頭寶物的安全,所以不管是誰接手墓穴的掘發,屬於他的那一份功勞也定然是跑不掉的。

在京城朝堂之中有著明確的黨派關係,當下太後與丞相相爭,所有官員也都麵臨著一個站隊的抉擇。但直到近日皇帝的觸手逐漸從深宮之中伸出,人們也是有了第三種選擇的餘地。

劉末是宦官,而且還是皇帝從小的內侍,代表的也是朱宣仁本人。

而張安是正經的科舉出身,學的也是儒學教義定然是要支持丞相張勇的,但儒學派係中人才濟濟倒也輪不到他來出頭。

但也不妨礙他兩相押寶兩頭投機,這也是是一直以來身為一個一把手的地方官為何對這八竿子打不著的天官如此恭敬的原因,甚至是做到了事事遵從的地步。

把墓交給劉末,張安不插手其中的因果其實是最好的抉擇。想了個通透,對著向自己望來的曹患點了點頭,讓他回答問題。

“稟劉…大人,來時末將也有所調查過。因為那丟錢的人離著我也就一桌的距離,所以能夠清清楚楚的看見他的麵容,聽其周圍人所言,是叫李大刀的而他還有個兒子叫做李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