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學(2 / 2)

隻是聽說今日大比,在秀水之中又是出現了一個能夠與王乾相抗衡的才子。隨意做的一首詩,可是傳名盛廣啊。”

這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王乾是老院長千辛萬苦相邀而來的,平日裏雖然自傲了些,但是學問沒得說,還指望他能夠為自己奪一個案首回來呢。

老院長連連擺手,張著那快沒牙的嘴巴道:“這人還是丙字班的學生,差生中的差生,今日所作的詩也不知道是從哪裏聽來的,平日也沒聽說過他有出名的才氣,反而是麻煩引了一大堆。

隻要科考結束定是開革出書院,算了,我們也不說他了。聽聞複社的社長常亦是要到江寧考秀才,不知真實否?”

一聽這話,淮海也都是收起了玩鬧的心態,臉色略有些沉重的道:“已得到了確實的消息,常亦會來江寧科考。”

“這就是麻煩了,複社三千多成員,常亦小小年紀為社長統領社員,當是一個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要是說他來爭奪,這案首的位子就懸了。”

毛尖拿來,茶也給泡上了,蒸汽冉冉升起,卻是給屋內的增添了一抹雲裏霧裏壓抑的氣息。

這案首,對於三家書院來說莫不是非常重要的。更何況的是這複社常亦代表的可是新學,如若案首被他奪取,可就不單單是三家的事,而是打了整個儒學的臉。

眼見氣氛太過沉重,劉茜輕言自嘲道:“當今能做實事的才子極度匱乏,要不然也不會有女子科考的奇事發生。

而女子能夠科考了,男兒出身的新學為什麼不能科考?在民間盛傳,女子代表太後,儒學則是張丞相,至於新學就是久未上朝的皇帝親政的馬前卒,權利爭奪,想要在將來朝堂之中達到一個三足鼎力的平衡。”

“嗬,女子至少還學的是四書五經,受的是聖人教化。而他新學算什麼,還打起打破思想的桎梏,掙脫名教的牢籠,我即聖人的口號。

這都是些什麼跟什麼,不倫不類的,將我們儒教所學的聖人教化製之於何地。照我來說,朝廷應該嚴加打擊,還科考什麼,不能讓他們愚昧了學子與百姓,不然悔之晚矣。”

淮海說的是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不過老院長卻是能夠看透他心裏打的小九九:“不要想了,聽聞監考的官員不是往日般金陵府派來,是直接從京城順天府趕來的,考題也直接從翰林院命題,我們不考完那出題的先生一個都不會出來。

再說了,那常亦雖然看似年輕,但畢竟是及冠的人了。而在學院之中,我們派出去的學子大都不滿十七歲,以小欺大,幾年的學問終究是擺在那裏,輸了也不丟人。”

瞧見老院長這般的豁達,淮海自知也不好太過咄咄逼人了。

收起了心性,由劉茜開頭倒是起了興致聊起新學來:“……學以致用,雖然這新學有萬般的不是,但立誌大破常規匡扶社稷的理念,在使用性和感染力上還是比較不錯的。

就說當年被朝廷擺到海南的新學官員,硬生生的就把那一處地方改造成了福地,人口經濟一樣不缺,新學也倒是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