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父母需要正確看待網絡,既要避免“社會網吧”裏的閑雜人員對未成年人造成侵蝕;又要給男孩們選擇一些內容健康、知識性和趣味性強的網站,在規定時間內,讓其學習網絡知識、上網查資料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同齡人進行交流、溝通,並且在學習疲勞之餘利用網絡調節一下緊張的情緒。
如今,很多家長嚴禁男孩上網和玩遊戲,而未成年人對一些新奇的事物特別敏感、好奇,越是禁止的事情他們越是想試一試。
下麵我們一起看看一位男孩的日記:
在我的記憶中,我上小學那會兒,家裏已經有了網絡,每天我都能看到爸爸坐在那裏打遊戲,看著他打遊戲的癡迷勁兒,我羨慕死了。特別是什麼“私服”“傳奇”,真是又緊張又刺激。後來我就在爸爸玩遊戲的時候,偷偷在旁邊看,慢慢地,我會利用他上班的時間打開電腦玩,後來我就上癮了。不久之後,我又從爸爸的網絡電腦文件夾中發現了黃色電影網站,這更加喚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開始偷看黃色電影,上課的時候也想著,放學之後就一頭衝回家。後來,被爸爸發現了,他逼著我寫了保證書。說句心裏話,天天聽老師和爸媽講道理,我也知道上網看那些電影沒什麼好處,眼看著成績直往下降,眼睛也近視了許多,我心裏非常著急可我就是控製不住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應該給男孩樹立一個好榜樣,幫男孩開辟一個潔淨的網絡空間。
方法一:父母要對上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對大部分上網的青少年來說,上網利大於弊,並不是像父母以為的那樣,隻要一上網或者上網時間長就會影響學習。看來,如何全麵而又正確地認識網絡和合理地運用網絡資源,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負麵影響是當務之急,也是長久之計。作為家長,與男孩共同學習、探討和分享“網絡文化”,是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法寶”之一。
確實,許多家長隻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諸如某某男孩上網成癮,幾天幾夜不回家,過度興奮、緊張,猝死於網吧;某某女孩約見網友被騙等消息,而很少靜下來思考、研究網絡是什麼?網絡上有什麼?能為人們做什麼?男孩上網需要什麼?其實,以上不良表現主要是家長不懂現代信息技術,沒有真正引導男孩充分應用網絡的優勢,而使男孩誤入歧途。
方法二:父母應該正確引導男孩上網
看一位父親在引導男孩上網方麵的做法:
兩年前,因為工作原因,有一段時間我需要在家辦公,兒子很好奇,每天都圍繞在我旁邊,看我用電腦。我就幹脆手把手地教他上網,瀏覽網頁、搜索信息、申請郵箱、使用QQ和泡泡等。兒子學得很快,不久就會把自己喜歡的風景和文物圖片發給所有認識的叔叔阿姨了,還經常為班上的牆報提供精美的圖版和精彩的文章。有一次,我對一些老員工進行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麵的培訓,這些成人們麵對網絡叫苦不迭。兒子過來找我,我正忙於應付,就叫他幫忙輔導,不料他竟有板有眼地指導起那些成人們來,著實讓那些公司的老員工汗顏!
兒子的QQ和泡泡是與親人朋友溝通的工具,在使用這些工具時,總有一些網頁跳出一些不良畫麵,為此,我專門購買了一個軟件,對這些不良畫麵進行過濾。在我的引導下,兒子通過網絡擴大了知識麵,借助網絡的幫助,成績也有了進步。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家長應該從以下三點努力,引導男孩上網:一是要主動引導男孩了解網絡,不要視網絡為洪水猛獸,生怕男孩學會上網後陷進去;二是要引導男孩運用網絡了解一些生活中有實際意義的問題,盡量為男孩創造展示才能的機會,增強他深入學習、掌握網絡知識的信心;三是以身作則,要求男孩不做的自己也一定不能做,網上網下都一樣。
總之,上網是大勢所趨,引導男孩正確上網,充分發揮網絡這把“雙刃劍”的作用,讓男孩與網絡共成長!
99
不要讓男孩染上網癮
看看兩個和網癮有關的事例。
事例一:
對家長和男孩來說,放假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我們卻高興不起來。孩子愛上網,一旦放長假,很容易就成了脫韁野馬,管不了。我們的擔憂是事出有因的。
兒子今年上初二,從初一開始,他就迷戀上了打遊戲。根據我們以前的經驗,兒子為了應付我們和老師的檢查,通常在放假的前一周就會把所有家庭作業做完,然後“名正言順”地玩耍。
事例二:
一個曾經染過網癮,但是已經戒除的男孩說:“我今年上初三,但是網絡陪伴我有4年的時間了。我也曾沉迷於網絡遊戲,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但後來經過父母耐心的教育,我認識到沉迷於遊戲不僅對我的學習不利,還會讓我的父母傷心。經過努力,原本對遊戲執迷不悟的我逐漸對遊戲失去了興趣,家裏的電腦也成了閑置品。但是,由於我以前長期在外麵通宵上網,生活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一個多月不通宵打遊戲,白天也是昏昏欲睡沒有精神。每天晚上8點半下晚自習回家後,我總是洗漱完就直接上床睡覺,然後淩晨1點起床做作業,完成家庭作業已經是三四點了。我的父母很為我擔心,但是我也很無奈,因為我根本改不掉這個習慣了。”
事例一中的現象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寒暑假期間男孩相對輕閑,因此容易對上網、打遊戲等著迷。對此,家長可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抑製孩子的上網欲望。首先,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樣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應讓孩子多參加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其次,家長應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放假期間給予他們適當的時間,讓他們放鬆。再次,我們應認識到,上網並不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家長的監督控製下,可給予孩子一定的上網時間。
對事例二中的現象,事實證明隻要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網癮完全可以戒除,但是,由於有些孩子以前長期通宵上網,生物鍾已經紊亂,很難調整過來,這對男孩的健康還是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網癮”在爸爸媽媽的眼裏,是非常可怕的字眼,不亞於“洪水猛獸”,因為它將父母辛苦培養出來的男孩變成了一個整天隻知道坐在電腦前、一無是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