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管理如同做秀(4)(1 / 3)

1992年,創業成功之後的羅天德,提出在雲南的省會昆明蓋一座56層的大廈。羅天德的這個想法,主要是因為中國有56個民族,大廈的每一層代表一個民族,從而彰顯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羅天德當時並沒有真想建這個56層的大廈,僅僅是自己的一個想法而已。

然而,這個想法卻讓有關的地方領導知道了。地方領導為了促進地方的發展,給這個56層的大廈賦予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於是,在地方領導的授權下,政府“特批”了一塊土地給LD公司,位於昆明市中心,麵積100畝,而且為了嘉獎LD公司,有關部門還在昆明市郊劃了200畝土地給羅天德。

此刻的羅天德別無選擇,隻好按照地方領導的意圖去執行。而當時LD公司的實際情況,根本就沒有能力建這座56層代表56個民族的大廈,如果向銀行貸款,LD公司又沒有足夠的抵押物。

於是,羅天德隻好發行股票籌資,籌資很順利,頭三天就籌集了2000萬元,羅天德準備先用這筆錢修建代表56個民族的大廈。

羅天德原本以為這樣的方法可以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然而,他發行股票籌資的事情被一個記者得知,於是該記者寫了一份LD公司亂發股票、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內參。LD公司被勒令立即停止股票發行。

沒有了資金來源,代表56個民族的大廈自然沒有蓋起來,地方領導對羅天德有了些許看法。

從此,LD公司的麻煩就像溪流的河水一樣源源不斷湧來,曾經平安無事的礦山開采也遭到有關部門三番五次的檢查,以前非常安分守己的村民不時地跑到礦上滋事。以前這樣的事情,羅天德隻需向有關領導彙報一下,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現在則變得困難重重。

因為沒有能力修建代表56個民族的大廈,相關領導而今也不庇護他了。最要命的是,LD的鈦礦采選廠和其他礦廠被有關部門勒令關停,這是LD的生命線,也是羅天德賴以起家的本錢。現在采選廠沒了,LD也走上了破滅之路,羅天德從此再也沒能站起來。

案例評點

不可否認,獲得資本資源對一個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很多企業初創時,往往很難獲得外部資本、渠道產品研發等的支持。盡管許多創業企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能力,但是合作者、銀行風投等是不會把錢借或者投給這些創業企業的。初創企業隻能靠創業者自己白手起家和利用各種資源打開局麵。

案例中的羅天德,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創業企業需要想辦法獲得社會資源,創業企業能否獲得所需的資源在於企業自身的張力,而這些取決於領導者的戰略意圖。

在哈佛大學,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作了一個“如何在中國做生意?”的演講,我們來看其中的精彩部分:

在中國做生意,第一個關鍵是關係;在中國做生意,第2個關鍵還是關係;在中國做生意,第3個關鍵仍然是關係。

從張瑞敏的演講可以看出,要想將企業做大,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張瑞敏這裏講到的關係就是善於利用各種資源。

也許有人覺得關係是中國特色的東西,在歐美這樣的國家,關係不怎麼得到重視,如果持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關係,是任何一個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東西。

在人類曆史的發展長河中,是關係維係了人類的生存。在蠻荒的遠古時代,人類隻有群居才能戰勝大型的食肉動物,在險惡的自然環境下生存下來。

由於人是群居動物,所以人的成功其實是他所在的階層及社會的成功。那些在社會中八麵玲瓏的人,可以開拓更廣的人際關係,增強事業成功的勝算。

而沒有非凡的交際能力,就會處處碰壁。因此,要想將創業企業做強做大,必須善於利用各種資源。

實戰技巧

善於利用各種資源,也包括政府資源,這對任何一個企業的成長都十分重要。但是實際上,政府提供的資源是有限的,對企業領導者來說,關鍵是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幫扶上,否則結果非常危險。羅天德的悲劇就是對領導者的一個警示。

當然,企業的競爭優勢必須是獨特的,否則就不可能有更大或更強的競爭力。

領導者如何才能避免競爭優勢張力錯位呢?要想正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搞清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方麵。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五個具體方麵

(1)產品競爭力

指產品能否符合市場的要求,具體表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各種需求的滿足程度。

(2)流程競爭力

指企業運行的效率高低,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各崗位做事方式的總和。如果一個企業內部各部門做事沒有效率,表明企業運行沒有效率,導致企業的執行力很差。

(3)市場營銷競爭力

指企業在目標市場上的營銷能力,企業根據市場的營銷環境和自身的資源條件,通過努力與客戶達成互利交換,實現企業的利益。

(4)渠道競爭力

指企業與客戶溝通渠道的暢通程度和多少。企業要想盈利和發展,必須擴充更多的客戶,渠道不暢通,渠道過少,都會影響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缺少市場,自然失敗。因此,渠道也是一種資源,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