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毒士賈詡(1 / 2)

翌日。

當初升的朝陽,完全躍上了空中,開始將溫和的陽光灑向大地的時候,馬超已經結束了晨練,站立在陽光的映照下,隨意的拿起一塊布,輕輕抹去了頭上的汗水,臉上帶著無比滿意的笑容。

在叛軍的營地中,反殺了李文侯的時候,馬超便已經突破到了玄關之境,內力的修為隨之水漲船高,可是因為各種事情纏身,馬超一直也未能好好的靜下心來,仔仔細細的感悟一下,因此,他便抓著這個空閑的時光,係統的做了一次突破後的總結。

令馬超感到滿意的,除了內力的進一步提升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之外,還有來自於記憶傳承的那一部分內容。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每一次內力突破到新的境界,馬超的腦海中,便會打開新的一部分記憶傳承,這些記憶傳承,都是從後世逆流到這個世界期間,其中各個朝代的精粹所在。

這一次的記憶傳承,是來自於十六國時期,被後人尊稱武悼天王的冉閔的記憶精粹。

據史書記載,東漢末年乃是亂世的開始,之後魏蜀吳三分天下,到兩晉十六國,中華大地經曆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尤其是在十六國時期,眾多的遊牧民族入侵中華大地,其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並稱為“五胡”,開啟了五胡亂華的時代。彼時中華大地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受到嚴重摧毀,對社會、經濟、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等多個領域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為了結束五胡亂華的局麵,冉閔挺身而出,建立了漢人的政權,對上述五胡族人大肆捕殺,成為了當世漢、胡各族都為之敬畏的英雄人物。而冉閔之所依仗,便是他出色的指揮藝術和超凡的武勇。

在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之後,冉閔將一身所學編成了一部《武略誌》,記載著冉閔當世笑傲天下的所有資本。其中收錄槍法精要十三種,包括後世失傳的項羽的霸王槍法;兵書三十六部要義精解;刀法、劍術、射術、拳法、騎術等各九部精解,可謂是一部難得的傳世經典之作。

馬超現在所繼承的,就是這部《武略誌》。馬超的槍法,目前正處於成型的階段,將自家傳承下來的五虎斷魂槍法、八極門傳承的八極遊龍槍法以及學自童淵處的百鳥朝凰槍法融會貫通,創出一種全新的槍法,一直都是馬超的夙願,可這三種槍法各有特點,想要融合到一起,談何容易?

現在有了這部《武略誌》,恰好為馬超融合各家槍法的精要,以自身已經掌握的三種精妙槍法為藍本,自創出一套巔峰槍法來,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讓馬超的夙願不再是難以企及的夢想,而是離現實更近了一步。

此外,馬超除了對武道的追求之外,內心中也渴望能成為一個指點江山的軍事家,率領部下精銳揮斥方遒,因此他才積極地向馬騰學習兵法之道,並在馬騰的允許下,翻閱馬家留存的典籍,進行自學。可是,馬家所留存下來的典籍,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變的殘缺不全了,因此馬超並未能在兵法之道上突飛猛進,像武學之道那樣一飛衝天。

而《武略誌》的傳承,則是剛好解決了馬超心頭的另一道難題。其中所載的三十六部兵法精要,囊括了自春秋戰國時期到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經典戰例,其中所記載的運用兵法的各種技巧,簡直就像是一件件的藝術品,完美無瑕,無可挑剔!剛好可以用來補足馬超目前最大的短板!

如此豐碩的收獲,馬超已經滿意的無法更加滿意了。當下,馬超再也顧不得其他,一頭便紮進了對《武略誌》的鑽研中,一連十餘日,幾乎是廢寢忘食的苦修,卻依然樂此不疲。雖然辛苦,可馬超的槍法和對兵法的理解,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短短時間之內,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蛻變,猶如脫胎換骨一般,這種變化,讓馬超沉浸在感悟之中,再也無法自拔了。

一個月之後,一個人的到來,才讓馬超戀戀不舍的從《武略誌》的世界中走了出來。若非此人的身份特殊,恐怕馬超是絕不會中斷感悟的狀態的。

金城太守府衙的書房中,一個五旬文士,安靜的坐在客位上,一邊品茶,一邊耐心的等待著。

終於,腳步聲響起,隨即,馬超的身影從外麵走了進來。

“文先生不是回姑臧了嗎?怎麼來到了這裏?”馬超看門見山的笑著問道。

這個文先生不是別人,正是馬超在馳援隴西的時候,在半路上碰到的那個文士。當世他稱自己姓文,馬超心中便有所懷疑,所以特意派出了一隊人馬,護送他回到了姑臧。護送此人的精銳們,到達姑臧之後,卻並未離去,而是在這人的府宅附近住了下來,日夜換班守護在此人的府宅前,並將此人府宅的門第上,懸掛著“賈府”牌匾的情況回報給了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