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金城新貌(1 / 2)

一隊衣甲鮮亮的人馬,在陣陣如雷的馬蹄聲中,踏入了武威的境內。

為首的二人,神態親密,正是馬騰父子。

“孟起啊,如今你也是一方諸侯了,更被陛下親封為冠軍侯,在刺史府中又與那些卑鄙小人撕破了嘴臉,到了金城之後,萬事俱要小心,以防小人作祟。”馬騰勒住了坐下的戰馬,端坐在雙邊馬鐙上,看著馬超既是欣慰又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些話,自從離開西涼刺史府的時候,馬騰便想對馬超說出來了,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所以馬騰便一直忍耐。此刻已經進入武威,再也無需擔心自己所說的話會被傳揚出去,馬騰也就急不可耐的說了出來。

馬超微微一笑,頷首道:“父親放心,孩兒心中有數。孩兒本也不想和董卓撕破麵皮,無奈那老賊欺人太甚……事已至此,父親也要謹慎一些,不要讓那些人抓到什麼話柄。”

“哼!你父豈是怯懦之人?你我父子聯手,再加上有佑維的結盟,在這西涼地麵上,誰還真能動的了咱們不成?我兒放心便是。”馬騰怒哼了一聲,顯然是對董卓等人暗中給馬超使絆子的事情,猶然不能釋懷。

馬超心知道自己的父親看似是個大老粗,可實則是粗中有細,不然也不會有今日的地位。當即也就放了心,岔開話題說道:“父親,武威與金城雖然相鄰,可孩兒以後卻不能每日服侍在父親身側了,請父親定要保重身體,孩兒閑暇時,便會回家看望父親。”

“哈哈哈,好男兒誌在四方!家中之事,無需掛心。孟起,咱們父子,就此別過了!”言罷,馬騰也不再拖泥帶水,深深地看了馬超一眼,隨即便兜轉馬頭,率領部下人馬和馬超分開,徑直向武威治所姑臧的方向策馬而去。

馬超在龍象寶馬上,對著馬騰的背影行了一個半身禮,直到馬騰的背影消失在了自己的視線裏,馬超才直起身來,惆悵的感慨了一聲,隨即也率部趕回了金城。

馬超回到金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給盧植和鄭玄分別寫了一封信,將西涼叛亂已經被平定的事情,告訴了這兩位尚未謀麵的恩師,並感謝他們先前為自己推薦的許慈、國淵等人才,若無他們從中相助,馬超絕不會如此輕易的便擊潰叛軍的主力部隊。

之後,便是詢問羌氐騎兵們的安置情況。負責這件事的,是國淵和太史慈二人,這兩人已經不是第一次配合這處理羌氐異族的安頓事宜了,所以也算是老搭檔了,各項安排都是井然有序,十餘萬羌氐騎兵連同他們的家眷,都被這兩人打亂了原來的部落,重新了進行了安排,羌人與氐人相互穿插,被編成了一隊隊新的編製,然後將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數留在金城,其餘的三分之一則是送到了武威,交由馬騰去治理。

太史慈和國淵這樣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麵,打亂羌氐部眾原有的編製,可以打消他們的異心,瓦解他們原有的戰鬥力,令他們失去了再次作亂的資本;另一方麵,金城在第二次接收羌氐兩族人之後,人口已經劇增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經過國淵的演算,人口已經趨於飽和的程度,因此分出三分之一的人數到武威去,既是對武威戰鬥力和勞動力的雙重補充,也不會讓金城因人口劇增後,而出現新的問題。

在留在金城的三分之二羌氐人們之中,太史慈挑選出了兩萬名精壯之士,編入到了部隊中,其中身體素質較好的一萬人,進入了馬超所率領的直屬部隊;另外一萬人則是被太史慈安排到了金城各縣,擔當起了地方軍的任務。

至於其他的羌氐族人,則是被國淵按照與本地西涼人們之間一定的比率,分別安排到了各縣去居住。經過國淵的安排之後,各縣的人口狀況都得到了明顯的回升,且西涼人與羌氐兩族人的比例大概為七比三左右,西涼人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徹底根除了羌氐兩族人的禍亂之源,開始向西涼的漢人族群進行融入。

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整頓,當馬超再次回到金城的時候,頓時感到耳目一新,街麵上不時有羌氐兩族人和漢人並肩而行,彼此相安無事。即便在日常的生活中,彼此有發生矛盾的時候,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了。馬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羌氐兩族人早晚會真正的融入到漢族中來,這是馬超樂於見到的。民族的大融合,對於目前的社會狀況是有絕對好處的,借著異族人血脈中的好勝之心,可以激發出西涼漢人們沉寂已久的鬥誌;而西涼漢人們的行事作風,則是會潛移默化的改變異族人的各種劣習,讓他們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