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身而走,憑記憶向皇覺寺方向而行,走了兩日,不見一點人煙蹤影,饑渴了便飲食狐屍血肉,憑記憶終尋到了皇覺寺當初所在。
朱元璋望著當初寺廟所在,隻見密林滿布,灌叢無數之地上,哪有什麼皇覺寺,連半縷人煙亦不曾有。
“莫非當真隻是黃粱一夢?今夕又是何年?”,似是而非之景,矛盾之感縈繞心頭,朱元璋不由頓生沮喪之感,煩躁蹲坐在地上,試圖靜下心來細細思考。
忽然一陣灼熱之感在胸前燃起,皮膚被灼,疼痛難當。朱元璋急忙解開衣衫,發現乃是一塊白龍玉佩作祟。此玉乃是當年道門龍虎山所獻,言曰:乃是帝皇之所配。朱元璋於是帶在胸前,少有離身。此玉晶瑩如雪,上有白龍盤踞,栩栩如生,卻暗無玉澤,如今卻熠熠生輝,龍相活現欲出,灼熱之力則漫騰似火。朱元璋舉玉而觀,隻覺周身百骸如同置於爐中。
“帝名,朱元璋,建洪武之業。身份已證明,係統開啟”。一聲無悲無喜冷漠之音傳入朱元璋腦海。
“我是朱元璋,驅逐韃虜,北滅蒙元,並非幻夢?你又是何妖物?我為何在此?”,朱元璋聽到此言,心中驚異,疑慮,忌憚之感不斷湧現,連連問道。
“我既是係統,洪武霸業著錄史冊,並非幻夢。你壽元已盡,故移身此地”,又是那道聲音回應入腦海。
“我真的已經死了麼?”,朱元璋聞聽此言,心中生出寂寥落寞之感,塵歸塵,土歸土,千秋帝業也與他沒了幹係,卻唯獨親情割舍不能,腦海裏不由想起了諸王長孫的麵容,晉王聰慧,燕王英武,周王慈仁。還有心中最放心不下的長孫允炆。
“帝名:明惠帝朱允炆,明太祖喪後即皇帝位,在位四年,明成祖朱棣靖難舉事,奪其位,自焚於宮院中”。
“孽障!孽障安敢如此!!”,朱元璋聞聽此言,胸中之火滔天而起,心中又因聞聽孫兒在自己死後四年既被逼自焚而死,悲戚不已,睚眥欲裂與泣涕交加充斥在麵容之上。
“警告!警告!宿主情緒波動異常,有強烈欲望召喚親子朱棣,鑒於宿主身份為白衣,無法執行,無法執行”,係統之音再次傳入腦海。
“如何可喚來朱棣,我必親手斃了這逆子!”,朱元璋聞聽此言,憤然問道。
“皇帝位可自由召喚相關武將與親屬,親屬僅限兩代之內。諸侯位可隨機召喚十名,州牧可召喚五名,郡守三名;縣令一名;武將類似,同級不刷新人數。每隔半年隨機隨地召喚附體一名武將或親屬,征服外族之域可一次性隨機召喚五名”,係統解釋道。
“如你所說,若剿滅漢末諸侯,重收河山,朕亦有了一次重新抉擇的機會?”朱元璋聽聞此言後思索片刻,消化信息之後,亦有所得。
“宿主如此理解亦可”,係統回應道。
“今夕又是何年?”,沉頓片刻後朱元璋問道。
“後漢光和六年”。
“宵小螻蟻之徒,妄稱英雄,安配與朕為敵?朕且許此方天地間一個日月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