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圖上推演(1 / 2)

讓川大佐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送信的一到海軍大學,就被軍演的總裁判長宇垣纏少將抓了差,讓他在接下來的第二次圖上演習(圖上作戰演習一般會進行多次,以檢驗作戰計劃是否合適)中“客串”一下敵方也就是假想中的美軍總指揮官。

宇垣纏之所以會選擇川,不僅是因為他身為海軍軍令部情報部長,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情況最為了解。更是因為在19年,川曾經作為間諜船上的通訊長,親眼見證過一次“日本艦隊”對珍珠港的襲擊行動。

事實上,最早想出偷襲珍珠港這招的恰恰是美國人,而不是日本人。早在0年前,也就是191年,美國就出版過一本名字叫《太平洋海上霸權》的書,作者是一名海軍記者。4年之後,這本書的核心內容被改編為,更名為《偉大的太平洋戰爭》,在全美引起了巨大反響。《書刊評論》雜誌社還在首頁以《假如太平洋發生戰爭》為標題,專門評論了這本書。

這本書最火的時候,現在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剛好在日本駐美國使館擔任海軍副武官。在看到這本書後,他立即將其寄回了東京。海軍軍令部後來把這本書翻譯成了日文,發給每一位海軍高級軍官,並把該書列為海軍大學高級進修班的必讀書目。

日本海軍之所以會對一本“軍事”如此重視,是因為書中描寫一支日本艦隊偷襲了駐紮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並同時襲擊了關島和菲律賓群島的情節。書中甚至還詳細敘述了日軍在林加延灣和拉蒙灣實施登陸的具體情況(這些描述都與二十年後的事實驚人的相似)。

當然了,畢竟是,充其量不過是文人的紙上談兵罷了。雖然看起來腦洞比較大,但也隻能用來開闊一下眼界,要對實際作戰有多少指導意義,那還談不上。真正讓日本人心動的,是19年月,美國海軍在太平洋進行的一次以日本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

當時的演**指揮是哈裏-亞納爾海軍上將,他率領一支以“薩拉托加”號和“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龐大特混艦隊,從美國西海岸出發,長途奔襲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借以檢驗基地的防禦能力。

當亞納爾艦隊到達瓦胡島東北180公裏海域時,15架艦載機一架接一架地從顛簸的航空母艦上起飛,在空中編隊後鋪蓋地直撲珍珠港。麵對大規模突如其來的“空襲”,毫無準備的珍珠港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瞬間陷入癱瘓。整個空襲過程中,亞納爾的飛機甚至沒有遭遇任何抵抗。

這一結果連亞納爾上將自己都驚到了,在演習結束後的總結上這樣寫道:“進攻者不費吹灰之力,很快就完全掌握了製空權。”

被這場演習震驚的又何止亞納爾和美國海軍。從演習一開始,日本方麵就花了大量精力去了解演習的情況。不僅潛伏在瓦胡島上的間諜傾巢出動,全力搜集美軍此次演習的情報。還以“去美國西海岸購買石油”為名派出了一艘偽裝成油輪的偵察船在附近海域遊弋。艦上安裝了一套當時最先進的無線電監聽裝置,監聽演習中的來往信息。而當時負責這項任務的通訊長正是川貫璽大佐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