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放平心境,戒驕戒躁謙虛慎行(1)(2 / 3)

人生中,我們應當如他們一樣放下對現實的抱怨,對命運的控訴,放平心境,做一個“自強不息,不虛度此生”的人。唯有自強,方可自立;唯有珍惜,方可成就。人生能如此,我們方能和他們一樣,不驕不躁,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陽關大道來。

超自信往往帶來危害

季先生語錄:

自信是必要的,超自信就往往能帶來危害。

我們常常說:“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麼還有誰願意相信你呢?”但丁說:“能夠使我飄浮於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汙的,是我的信心。”蕭伯納也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可見,自信對個人的人生、個人的前途、個人的命運至關重要。的確,若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必須做一個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才有強大的動力與希望,才有克服重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試想,一個自卑的人,談何挑戰自己,實現自我突破?究其根源,還在於不自信。因此,人生中,我們要做一個自信的人。

但是,自信不等於自滿、自大。若是將它們等同,那就可能會成為一個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傲慢無禮的人了。俗話說:過猶不及。這樣的自信過度了,以至於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更難以接受和采納別人的有效建議或是好心的勸誡。結果導致失敗,或者遭受挫折。

所以說,人生在世,要自信,但過度的自信要不得。

對此,季先生也說:“超自信往往帶來危害。”這個結論,季先生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曆中領悟到的。大家都知道,季先生人生的最後幾年,幾乎都是在醫院度過的。在醫院中,季先生發現,“極少數醫生的超自信”,在處理與病人的關係上產生了某些副作用。季先生認為,若是那些自負的醫生是個自信的人,但不是個超自信的人,進而向病人學點什麼,那麼就可能避免產生那些副作用,也能更快地治好病人的病。

由此可見,太過自信,以至於出現自負的情況,是不謙虛的表現,也是浮躁的表現。人生中,不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抑或是工作上,太過自信都是不可取的。相反,我們要做一個內心平靜、謙虛慎行的人,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取得進步。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過於自信的人,雙眼容易被自己已有的榮譽或是成就所蒙蔽,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完全不把別人放在眼裏。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亦不知,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更不能接受,雛鳳清於老鳳聲,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人生在世,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與光芒,做一個自信的人,也要看到過於自信可能帶來的危害,因此要放平心境,戒躁戒躁,做一個謙虛慎行的人,這樣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否則,必將遭致失敗,並可能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一天,小青蛙對父親說:“我剛剛看到一個長著長角和長長尾巴的龐然大物,它有山那麼大,好威武呀!”

父親聽完之後,很不屑地說:“那不就是老農家的牛嗎?它哪裏算得上龐然大物?也就比我高一點點,胖一點點而已。我要想變成它那麼大,是輕而易舉的事。你看!”父親邊說邊鼓,鼓著鼓著,父親就大了一圈。

父親問小青蛙說:“那牛有父親現在這麼大嗎?”

小青蛙仔細地端詳了一番,老實說:“它比你大多了!”

於是,父親又繼續鼓起,鼓啊,鼓啊,父親又大了一圈,他又問小青蛙。

小青蛙還是說:“牛比你大!”

這時候,父親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繼續給自己鼓氣,結果,還沒來得及問,小青蛙就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原來父親把自己的肚皮給脹破了。

小青蛙的父親最後會把自己的肚皮給脹破,就是因為它太自信了。

論體形,青蛙之於牛,是“小巫見大巫”,就算青蛙能把自己再吹大一些,也大不過牛。但是,小青蛙的父親卻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可以比牛大,最後卻把自己毀了。

這對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我們不能做自以為是的青蛙。人生幾十年,要自信,但是不能過於自信,以至於變成自負的人。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謙虛慎行的人,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