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球星在原俱樂部已經是功勳,所以選擇了進入俱樂部高層,比如齊內丁·齊達內、帕維爾·內德維德;還有些球星在本國的影響力已經遠超過足球本身,如果你的支持率不用拉票就能高聳入雲,為什麼不選擇從政?
比如,原ac米蘭後衛、現任格魯吉亞副總理兼能源部長的卡哈·卡拉澤;原ac米蘭前鋒、後來成為烏克蘭國家養老基金會會長的安德烈·舍甫琴科。
ac米蘭,一個能帶你從hhtv5走向hhtv1的俱樂部。
其三,靠肌肉。
比如投身影壇。
法國球星埃裏克·坎通納已經出演過22部影片;還有維尼·瓊斯,這位前沃特福德球星踢球時就在“英格蘭十大惡漢”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退役之後幹脆就用自己的這一天賦開啟了本色演出之路,在《兩杆大煙槍》、《綠箭俠》等電影電視劇中都有出色發揮。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球員靠著自己的身體素質選擇了投身另一種體育人生,土耳其球星伊爾汗選擇了花樣滑冰;前德國國門蒂姆·維澤,現在進入了世界摔角娛樂聯盟。
其四,靠投資。
比如邁克爾·歐文,退役後投資了一個馬場,他的戰馬“棕色美洲豹”曾經在迪拜賽馬世界杯中贏得速度賽馬單項冠軍,為他贏得38.4萬英鎊的豐厚獎金。
還有江湖人稱“弗總裁”的馬蒂厄·弗拉米尼,他2008年就和朋友成立了一個名叫gf的能源公司。gf啊,眾多單身狗的福音啊,單憑這名字也得紅!果然,gf真的紅了。據報道,弗拉米尼的公司研究出一種可代替石油的汽油,該產品未來可能會有高達200億英鎊的市場需求。隻要從這200億英鎊的市場裏撈上一瓢,坐地下數能也得數個好幾年。所以,“弗總裁”現在赫爾城踢球不為錢,就為健個身。
大家是不是覺得球員退役之後路還是很寬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為絕大多數球員並不具備上述硬件條件,而且即便是我們上麵列舉的成功範例,放在他們如今所從事的行當裏大部分也隻能是個醬油角色。
坎通納,其實在大製作電影裏都是跑龍套;舍甫琴科,現在已經退出政壇回歸烏克蘭足球;而歐文的賽馬拿的那次冠軍,是他進入賽馬這項運動以來取得的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按照退役球員協會(xpro)的統計,退役之後隻有3%的英格蘭職業球員能繼續保持光鮮的生活,而能夠繼續以足球為生(從事教練、解說)的球員隻有5%。
這也就意味著,有95%的球員將徹底告別足球,而足球又幾乎是他們人生中唯一的技能。
其實,並非所有球員都是揮霍無度的,很多在退役後的確大幅降低了自己的消費標準,但沒文化、沒有一技之長讓他們難以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隻能在漫長的退役生涯裏坐吃山空。
曾經在攻入英超元年第一球的前利茲前鋒布萊恩·迪恩在接受bbc采訪時就說過:“球員退役後想創業簡直難於上青天。”拿他自己來說,他退役之後就考取了教練員資格,並且給多家俱樂部發出了求職簡曆,但都石沉大海。最終他待業三年之後,才在挪威的一家俱樂部找到一份工作。
更多的球員,連重新回到足球圈子的機會都沒有。
曼聯著名球星尼爾·韋伯,為曼聯效力了110場比賽。在他職業生涯最輝煌的時候,貝克漢姆剛剛進入曼聯青年隊,而小貝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給他擦鞋。
而現在,韋伯是一名郵遞員。
還有當油漆工的前拜仁前鋒尤爾根·韋格曼,當礦工的智利前國家隊球員洛佩斯……
如此多的前車之鑒,讓許多球員在職業生涯黃金時期就開始戰戰兢兢。
曼聯球員傳奇前鋒安迪·科爾就曾經說過:“在我踢球的那段日子,我對現實和未來常常產生恐懼,我害怕沒球踢,害怕在場上表現糟糕。周而複始,我處在一個惡性循環中。”
場上的壓力、場下的空虛、退役的無所適從,使許多球員都走上了一條抑鬱症、酗酒、吸毒的不歸路。
都靈大學對7000名球員的醫療記錄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球員患精神類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六倍。
即便是這樣,還有許多無良媒體對這些球員窮追猛打,爆料他們的醉態和生活困窘,甚至為了一條搏人眼球的新聞不顧基本的職業操守。
保羅·加斯科因的姐姐就曾經控訴《太陽報》記者,說記者為了拍到加斯科因酗酒的照片,竟然主動買酒放到加斯科因的家門口,然後坐等他上套。
與此同時,他們退役之後還要麵對球員職業病的威脅。
紐約磁共振研究中心通過數據發現,職業球員平均每年將爭頂885到1550次頭球,而超過1800次頭球的球員,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極差。
西布朗球星阿斯特雷就因為長期頭球造成的腦部損傷英年早逝,還有一些球員時代留下的硬傷將會伴隨終身。
比如,阿根廷的戰神加布裏埃爾·巴蒂斯圖塔由於多次手術,他的腳踝軟骨基本已經全部摘除,行走時兩塊骨頭直接碰撞,非常痛苦。最嚴重的時候他曾經無法行走,衛生間距離他隻有3米遠卻走不過去,最終尿在了床上。如今的戰神,依然在等待著人工腳踝技術的進步……
這就是真實的職業足球。
即便是在英格蘭這種職業分級如此完備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多達700名職業球員失業。
在這其中,一大半是青訓球員,因為這個行業的成材率是如此之低,僅在英格蘭每年就有高達75%的球員在16歲到20歲之間被淘汰,而且同時又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期。
而另一部分失業球員,就是那些通過層層選拔走向了人生巔峰,但在35歲的時候就已經沒有未來的球星們。
最後,讓我們重溫一些數據:
有1\/3的英格蘭職業球員在退役一年內離婚,2\/5的球員在退役五年內破產,有4\/5的球員退役後患有骨關節炎,有超過150名前職業球員正在監獄服刑,而且大多與毒品有關……
《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校長曾對哈利說過這麼一句話:“讓我們成為哪種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對於許多球員來說,這句話可以提醒他們在生涯早期做好計劃,在黃金年齡不要淪陷於吃喝嫖賭毒。
因為,到了退役之後,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所以,在我們華夏這塊比英格蘭貧瘠好幾個次元的足球大地上,那些懷揣著一顆足球夢想,或者以足球夢想來逃避學習的孩子們,你們對於這樣的生活,真的準備好了嗎……
(ps:作者君水這麼一大段,是向廣大球迷揭示真實的職業足球世界。不管什麼行業,光鮮的永遠都是極少數的強者,更多的,都是平平凡凡兢兢業業的普通人,有時候,愛好並不能當飯吃,夢想照進現實,是殘酷的。所以,每個人在選擇自己的路的時候,停一停,多看看。)
範佩西略沉思一下,說道:“應該還能堅持20,不,15分鍾吧。”
牛帥說道:“上半場大家都沒消耗太多的體力,所以下半場還可以繼續保持這個戰術。轉變的時機,就在換人。”
牛帥掃視了大家一眼,看向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和朱澤明,說道:“換人後,後防線馬上前壓,中前場節奏提速,加強逼搶和跑位,搶到皮球後,將球交給巴斯蒂安或者小朱,有他們發動快速反擊。巴斯蒂安、小朱,記住,穿空當,傳球要有一定的提前量,進球後,退回半場,繼續打防守反擊,都記住了吧。”
“記住了,頭兒!”球員們挺胸大聲喊道。
鬥誌不錯,頭兒來到球隊改變最大的,是他們的精神麵貌啊。費蘭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