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周道:“陛下,越早投降獲得的好處越大,等到被攻滅國都的時候再投降,那就隻能任人魚肉了。”
“光祿大夫此言差矣,”諸葛瞻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望向劉禪,“我大漢乃先帝遺誌所係,百姓之望所歸。麵對強敵,我們豈能輕言放棄,自毀長城?”
“投降或許能換來一時的安寧,但那將是對先帝英靈的褻瀆,對將士們犧牲的背叛,更是對蜀漢子民未來的不負責任。”
他環視四周,見群臣中有人麵露猶豫,有人則投來讚同的目光,便繼續說道:“況且,魏國雖強,卻非不可戰勝。我軍有劍閣天險可依,將士們士氣高昂,若能與吳國聯手,共抗強敵,未嚐沒有轉機。”
“我諸葛瞻雖不才,但願以微薄之力,誓死保衛大漢,不負先帝重托,不負百姓期望。”
劉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他深知諸葛瞻的忠誠與勇氣,也明白投降絕非大漢的出路。
於是,他站起身來,聲音堅定地說道:“譙卿所言,朕已明了。但朕意已決,絕不輕言投降。當此危難之際,我大漢上下應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諸葛瞻道:“陛下,臣擔心魏將會走陰平小道,襲擊江油關,希望陛下派兵在江油關設防。”
譙周道:“笑話,陰平小道山穀高深,危險至極,而且不易攜帶糧草,魏軍怎麼可能走陰平小道?”
諸葛瞻道:“光祿大夫所言雖有道理,但兵法有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不能因為道路艱險就忽視了其潛在的威脅。”
“魏軍若真有意突襲,定會選擇最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路線。陰平小道雖險,但若能克服其難,便能直插我軍腹地,給予我軍致命一擊。”
他頓了頓,接著道:“況且,我大漢曆來重視邊防建設,江油關作為通往成都的重要關隘,其防守之重要不言而喻。若因我們的一時疏忽,導致江油關失守,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臣懇請陛下即刻派兵前往江油關增加那裏守衛力量,確保萬無一失。”
劉禪聞言,眉頭緊鎖,顯然在認真考慮諸葛瞻的建議。
譙周道:“諸葛瞻完全是危言聳聽,陛下不必聽從。”
“譙卿,”劉禪語氣中帶著幾分嚴肅,“諸葛愛卿的憂慮並非無的放矢。作為光祿大夫,你應當明白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安逸而忽視潛在的威脅,更不能因為個人的偏見而否定他人的合理建議。”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群臣,繼續說道:“朕會派人提醒江油關的守將,讓他們忠於職守,提防突如其來的攻擊。”
見劉禪沒有派兵去支援江油關,諸葛瞻有些失望。
數日後。
議事堂。
張邵道:“陛下不好了,鄧艾從陰平小道襲擊江油關,江油關被破了。”
隨著張邵的聲音落下,整個大殿瞬間陷入了死寂之中。
眾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他們齊刷刷地看向諸葛瞻,他竟然連這種事情都料中,實在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