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給女兒一個寬鬆的環境(3)(1 / 2)

我們無論工作、家務多忙,每天都要等她放學回家後,聽她講講老師又講了什麼新課,今天又學到什麼新東西,生活中班上同學之間有些什麼事情,每周六和星期天在一起還要多問一問一周來的收獲和進步,學校開展了一些什麼活動,遇到了哪些不高興的事,總之女兒和我們在一起時,想怎麼說就說什麼,我們問什麼,她就說什麼。

要想做女兒的良師益友,家長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做出表率,用家長的言行去影響她。總之,做女兒的良師益友,不僅對女兒的成長十分有利,同時對我們家長不斷學習、提高也是一個促進,女兒在學校健康地成長,我們做家長的在單位工作中也省了許多心,從而使整個家庭都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做女兒的朋友並不意味著遷就

父母要做女兒的朋友,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原則,遷就女兒的錯誤。父母要給女兒發展興趣愛好的自由,但並非自由放任。應該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嚴格的要求。如果確實女兒錯了,就不能有任何遷就,一定要嚴肅指出,並做出相應的解釋,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也弄不清楚的地方,就不要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自己搞錯了的地方,要勇於向女兒承認自己的過失。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風給女兒做出表率,引導女兒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父母要想更好地引導女兒健康成長,就要做好女兒的良師益友,在生活上,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女兒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她們;在精神上,要多和女兒進行溝通和交流,分享女兒的喜怒哀樂。

給女兒一個良好的環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家庭氛圍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什麼樣的家庭就可以塑造什麼樣的孩子。因為家庭環境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女兒的發展。家庭關係不和,可以直接影響她們的情緒,家裏的不良風氣也會入侵她們的心靈,不知不覺間就會使孩子原本純潔的心靈受到汙染。

記得女兒小的時候,我嚴格教育孩子要專心學習,而自己一有時間就愛和鄰居打撲克玩牌、拱豬、打百分、鬥地主,玩得熱火朝天,根本沒有顧及到喧鬧的氛圍對女兒的影響。有一天,我突然在女兒的書包裏發現了一副撲克牌,“這孩子,如此貪玩怎麼專心學習!”我頓時火冒三丈,把女兒叫到身邊進行訓問:“這撲克牌是哪兒來的?”“用早點錢買的。”“你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女兒顯然感到有些委屈,“我看你們大人玩得那樣高興,心想一定很好玩,我也想和同學們玩。”一句話讓我這個做母親的羞愧難當。

單位的好朋友知道了此事,善意地批評了我:“這都怪你,不能怪孩子,小孩子不懂事,好奇心和模仿力極強,碰到他們感興趣的事他們就會去學,就會去做。”家長的地位在孩子眼裏是至高無上的,大多數孩子都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模仿家長去做一些事情,來滿足一下他們自己的好奇心。所以說,家長的榜樣力量是無形的,也是最有效的。

從此以後,我改掉了愛玩牌的習慣,業餘時間經常找來一些雜誌和報紙看,有時也看一些小說,並把好的文章念給女兒聽,母女倆一起討論。慢慢地我發現女兒對閱讀有了濃厚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也增強了。我還抽時間和女兒坐在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這樣不但使我能了解她在學校的一些事情,也能更好的掌握她的一些心理活動情況。這樣做不但促進了母女間心靈的溝通,家庭氛圍也變得快樂而輕鬆。女兒在我細心的嗬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如願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想想我對女兒的影響和教育,家長的言傳身教還真是一個營造學習型家庭的關鍵,要想管好孩子,首先家長要管好自己,要使家庭溫馨,要使家庭有利於學習,家長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克服不良的生活習慣,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優化家庭育人環境,營造學習型家庭,培養出健康向上、愛國愛民、博才多識的優秀人才。

——湖南王女士

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父母的責任。正常、溫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感情與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做父母的熱情、好客、樂於助人,常常保持心情開朗、愉快,可以感染女兒,使她們也覺得人生充滿了和諧與光明。羅蘭就曾經說過:“形成一個孩子的人格與觀念的,絕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或教師的言論,更是環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方寸的風沙、每一個同伴、每一點滴的生活瑣事和每一項課內或課外的活動。”

父母如果多讀書看報,年幼的女兒也許還不懂得為什麼學習的道理,但她們見到父母認真學習,自會仿效去做。長久的熏陶,女兒自然也會喜歡讀書看報。在此過程中,父母還可以和女兒一起學習,向女兒說說自己的認識,問問女兒的看法,鼓勵她們開動腦筋,誘導她們思考問題,認清事物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