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讓男孩走進集體(2 / 3)

家庭是男孩成長的第一個很重要的環境,父母給予男孩什麼樣的家教,男孩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要想讓男孩成為一個心理健康、性格開朗的人,那就必須重視引導男孩與同伴交往。

1.讓男孩在家庭中學會溝通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溝通極為重要。男孩的第一個與人交往的團體便是家庭,因此男孩在家庭中對溝通技能、方法的學習與掌握,與男孩未來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緊密相關。如果一個男孩從小在家庭中學會了與家庭成員溝通的技巧,當他走入社會時,他也能夠很快地與他人溝通。

2.在溝通中學會理解

如果男孩長大成人後,不能理解他人,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那麼即使他是一個三頭六臂的超人,也不能順利地做好每件事,隻會為自身設下許多無法逾越的障礙。因此我們認為,能夠理解他人的男孩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全麵發展的優秀人才。所以父母應當及早打開與男孩溝通的大門,不要隻是進行單向性的灌輸教育,或用一味的寵愛和責罵製造男孩與父母間的溝通障礙。應該在溝通過程中逐漸引導男孩進行換位思考,以增強男孩理解他人的能力。

3.盡量支持男孩與同齡人交往

男孩到3歲時就想交朋友,需要小夥伴了,這就是社會意識的萌芽。小夥伴們在一起,起到了“孩子教育孩子”的作用,他們逐漸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區別和聯係,他們開始認識到隨心所欲、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是無法與其他男孩交往的,他們必須要遵守夥伴中的“法則”,誰違背了法則就會被排擠,不受歡迎。這樣,他們就逐漸從“自我”中走出來,學會謙讓和互助,了解了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家長要盡量支持男孩們共同玩耍,一起活動,特別是當男孩之間發生爭執或打架的時候,更不要感情用事,過早幹預。其實,男孩之間打架是難免的,他們在打架中碰了釘子,就會意識到互相之間應該忍讓,考慮一下別人的意見。為了使活動繼續進行,他們會很快解決糾紛,言歸於好,從而獲得與人相處的經驗。

4.引導男孩與成年人交往

在成長的過程中,男孩不僅需要不同的小夥伴,也需要不同的成年人夥伴。因為這些成年人夥伴一方麵是男孩學習的榜樣,另一方麵能從不同的角度給男孩不一樣的關愛。如果男孩能有與各種年齡的成年人自由交往的機會,今後會比較能適應社會。這些成年人能夠成為男孩學習的各種榜樣,從他們身上男孩能夠學到不同的東西,他們與男孩的不同關係也能教會男孩對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因此這一課對男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的場合,有些男孩因為沒有經常與成年人交往,難免會怯場。但如果平常多一些這樣的鍛煉機會,他們就會從容應對,自如地表現。讓男孩與各種成年人交往也是男孩拓寬自己能力範圍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有時甚至還能彌補父母的一些缺陷。如果男孩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那麼男孩可以通過其他有學問的叔叔阿姨們獲得更多的知識。有些父母太忙了,陪男孩的時間不多,如果男孩自己有一些成年人朋友,並且朋友能像長輩一樣地關心他,就能填補男孩情感上的一些空白。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要使男孩們從小就懂得和領會到:他的每一步、每一個行動都會在他身邊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引起反響。隻有當他不給別人帶來災難、不欺負和擾亂別人時,才能成為一個生活得平靜而又幸福的人。”

鼓勵男孩與別人交往

好家教成就好男孩

1.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要麼太“獨”而不利於與人交往,要麼缺乏一定的社交鍛煉而不會主動與人交往。這就給男孩今後的生活與發展帶來很大障礙。

2.家長要盡量支持男孩們共同玩耍,一起活動,特別是當男孩之間發生爭執或打架的時候,更不要感情用事,過早幹預。其實,男孩們打架是難免的,他們在打架中碰了釘子,就會意識到互相之間應該忍讓,考慮一下別人的意見。為了使活動繼續進行,他們會很快解決糾紛,言歸於好,從而獲得與人相處的經驗。

039 讓男孩與同伴共同承擔任務

父母在鼓勵男孩與人交往的同時,更要提醒他們學會與人協作,樹立很強的團隊意識。兩人為“從”,三人為“眾”,我們的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的發展需要人的團結合作。每個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於是這個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挑戰,也充滿了合作與快樂。合作,是對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依存程度越來越高的時代提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這對父母在培養男孩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健康積極的個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當代的父母來說,在男孩很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與人協作的團結精神尤為重要。

家長可能認為男孩不能和其他人愉快相處沒什麼關係,隻要自己的男孩學習好,人聰明就可以了。可是,我們的社會不是獨立的個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許多工作都被分成好多工序,一個人不可能單獨完成一件事情,要成功就需要幾個人、十幾個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合作。因此,團結合作越來越重要。一個不懂得合作、認識不到團結重要性的人,即使他再聰明,也隻能是一個“孤家寡人”式的神童。這種男孩不可能在將來有所作為,更不可能取得成功。因為一個人隻限於自己的知識,而不懂得與人相處,那麼他的潛能也根本無法施展出來。這樣的話,即便是才高八鬥,那也隻能是閉門造車的書呆子。

沒有認識到團結合作重要性的父母,不可能教育出一個成功的男孩,更不可能為男孩未來的幸福打下基礎。這樣的父母是失職的,這樣的男孩是可憐的。

為了男孩的未來,為了男孩的幸福,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並切切實實地將其貫徹到男孩發展的每一步。

如果你的兒子沒有合作意識,遇事喜歡自己單獨幹,不喜歡尋求幫助,也許你對這方麵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夠,不妨聽聽專業人士的建議。

1.要為男孩營造“休戚相關”的家庭氛圍

父母之間應相互體恤,樂於奉獻。若男孩耳朵裏聽到的總是“誰幹多了,誰幹少了”之類的相互埋怨,男孩隻能體會到付出的痛苦,無形中他就會形成“要索取不要付出”的觀念。另外,還可以通過讓男孩參與一些家務事,使其與家庭融為一體,以培養男孩的合作意識。

2.教男孩學會分享

每個人都有自私的傾向,我們應該教會男孩與人分享,並體會分享的快樂。比如讓男孩和小夥伴一起玩遊戲就是一種分享。當然,一起玩並不是簡單地湊在一塊,而是共同參與一項活動。

蕭伯納曾經說過:“兩個人在一起交換蘋果與兩個人在一起交換思想完全不一樣。兩個人交換了蘋果,每個人手上還是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兩個人交換了思想,每個人就同時有了兩個人的思想。”隻有善於與人交流、學習的人,才能集眾家之所長,在機會出現的時候,才能抓住機會,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

父母教育男孩,應該從小培養男孩的合作精神,讓他們懂得1 1>;;2的道理。增強團結合作的意識,並時刻轉化為自覺的行動,爭取更多的成功機會,那麼男孩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有所作為。

040 陪兒子參與活動

安徒生小時候是在丹麥一個叫奧塞登的小鎮上度過的,他家境貧困,父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祖母有時還要去討飯來補貼生活。他們的周圍住著很多地主和貴族,因為富有,這些人便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討厭窮人,不允許自己家的孩子與安徒生一塊兒玩耍。安徒生的童年孤獨而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