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讓男孩了解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
讓男孩了解家庭的收入,提醒他不要和別人攀比,告訴他要想生活得更好,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未來要自食其力。盡管男孩不必了解家庭經濟的具體狀況,但是家庭經濟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是他應當了解的。父母畢竟不是“銀行”。
父母可以告訴男孩每個月家裏總共的收入是多少,開支情況是怎樣的,大概用於哪些方麵的消費,用在他身上的消費占家庭消費總量的多少,等等。了解了這些,他在花錢時就會考慮是否有必要買那些東西。
孫亮剛上小學時,他母親就已經得了某種綜合征,失去了工作能力;爺爺癱瘓,奶奶年邁,行動也不是很方便。全家的生活重擔全都落在了靠苦力賺錢的父親身上。在這樣的家庭中生長,孫亮從未像都市獨生子女那樣受慣了寵愛。相反,從懂事起,他就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和父母心中的支柱。上小學的第一天,父親把他送到校門口就返回醫院照料母親了。從此,父親再也沒有接送過他。年紀小小的他每天自己步行半小時去上學,這被老師視為“多年不遇”的稀罕事。可是,與他以後過的生活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
小小年紀的孫亮曾經兩次把母親從死神手裏奪回來,醫生說,孫亮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跡”。由於母親的病情非常嚴重,醫生告訴家屬“可以準備後事”了。母親也因此痛不欲生,幾次想一死了之。但孫亮含淚對母親說:“我有個患病的媽媽總比沒有媽媽好。”並激勵母親和自己一起堅強地活下去。
從那以後,孫亮為了減輕父親肩頭上的負擔,就一邊學習,一邊打工貼補家用。他還隻是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也有物質、精神方麵的需求,但他從未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買一頓稍微像樣的午餐。如果他把掙來的錢用在自己身上,也沒有誰會責怪他,但他始終沒有那樣做。
在一邊照顧家人一邊打工的情況下,孫亮從來沒有放鬆學習。從小學到中學,他一直擔任班長,成績在學校裏始終名列前茅。在初三臨近中考時,母親又一次病危。在那段時間裏,他每天放學後,要換乘4路車,曆時3個小時,趕到醫院去陪伴母親,給母親喂飯、擦洗、講故事,每夜都要起來四五次照料母親。第二天淩晨4點,孫亮又得起床,再趕4路車去上學。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孫亮還是考上了重點中學,後來又考上了名牌大學。
所以說,如果是富有人家,盡量不在男孩麵前露富。如果自己的家庭經濟不好,就要讓男孩了解點家庭的情況,讓他知道父母在做什麼樣的工作,從而讓他們學會體諒大人持家的不易。就像孫亮的父母一樣。
現在的社會,由於企業經濟的不景氣,父母下崗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父母就更應讓男孩了解自己的家庭情況,甚至是經濟情況,讓他知道父母工作的艱辛。即使你是一個清潔工,也應該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的孩子,不必有任何的自卑,不必怕孩子知道了在同學麵前抬不起頭來。有必要的話,做父母的還可以帶自己的孩子去看看自己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情況,讓孩子親眼目睹你工作的辛苦與勞累,告訴孩子這樣做一天可以賺多少錢,讓孩子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這不是一次活生生的教育嗎?
現實中有些父母盡管很艱辛,但他們總是竭力在孩子麵前掩飾,以為這是愛孩子,卻不知這樣是害了孩子。生活中有苦才有樂,家長不要刻意去掩飾生活的另一麵,而應讓孩子從小學會分擔你的痛苦艱辛,理解生活的不易,長大後他才會珍惜眼前的生活,才會以真誠之心關愛別人。
讓男孩了解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
好家教成就好男孩
1.如果是富有人家,盡量不在男孩麵前露富。如果自己的家庭經濟不好,就要讓男孩了解點家庭的情況,讓他知道父母在做什麼樣的工作,每個月家裏總共的收入是多少,開支情況是怎樣的,用在他身上的消費占家庭消費總量的多少,等等。了解了這些,他就會體諒大人持家的不易,在花錢時就會考慮是否有必要買那些東西。
2.現實中有些父母盡管很艱辛,但他們總是竭力在男孩麵前掩飾,以為這是愛男孩,卻不知這樣是害了男孩。生活中有苦才有樂,家長不要刻意去掩飾生活的另一麵,而應讓男孩從小學會分擔你的痛苦艱辛,理解生活的不易,才會珍惜眼前的生活。
027 和兒子商定零花錢的數目
現在的男孩都是家裏的“小皇帝”,有爺爺奶奶親、父母疼。因此,男孩手中的零錢多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現象也隨之增多。有的家長每天拿錢給男孩打電子遊戲機,少則幾元,多則幾十元。小孩手中的零錢數額越來越大,某些男孩還產生了攀比心理,誰的零錢數額大,誰就是“大王”,於是無錢者就硬纏著家長要。如果這麼小的男孩就對金錢有著強烈的占有欲,那麼勢必會引導他們興趣轉移,就會常常想著法向家長要錢,摸大人的口袋,這對男孩的成長極為不利,甚至可能導致男孩走上犯罪的道路。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擁有錯誤金錢觀,跟風、追求高消費的男孩比比皆是。
李昂剛下班,兒子就貼了上來:“老爸,給我買個翻蓋的手機吧?”
李昂有點兒吃驚:“你的手機不是去年新買的嗎?”
兒子撇嘴道:“老土了吧您,現在的直板手機誰還敢拿出來啊?今年最流行翻蓋能拍照的。”
李昂的兒子今年才16歲,穿的用的卻樣樣講究名牌。若父母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賭氣不吃飯,不上學,也不和父母說話。
這樣的情景相信很多高中生家長都或多或少地經曆過。家長們無奈歎息之餘,可能都會感慨,男孩越大越能花錢了,而且他們花錢不心疼的勁頭兒完全可以用一擲千金來形容。
現在,許多家庭的物質條件好了,又隻有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就一門心思地想讓孩子盡量過得舒服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口袋裏零花錢不斷。如今隨便從一個男孩的身上掏出50、100元錢,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男孩手裏的錢多了,家長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這畢竟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表現。但是男孩手裏的錢多了,也令人擔憂。據報道,我國大城市中有95%的男孩有吃零食的習慣,32%的男孩用零花錢進“三室二廳”,還有的男孩(特別是城市男孩)之間攀比穿戴,不惜重金購買高檔服裝,互送貴重禮物,這種現象日趨嚴重。甚至有的男孩用零花錢吸煙、酗酒、賭博,邀集“兄弟哥們”為自己撐腰。
與之相反的,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擁有的財產難以數計。但是老洛克菲勒每個月才給兒子幾美元的零花錢。有人問他:“你有這麼多錢,為什麼對兒子還要如此吝嗇?”
洛克菲勒回答說:“這不是吝嗇,而是責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要讓他從小就知道,錢來之不易。隻有養成節儉的習慣,長大後才能有所作為。”
其實管好男孩的零用錢,是培養男孩理財的一個很重要的細節教育。有些父母擔心,給小孩零用錢會讓他們養成浪費的習慣,或拿去做不正當的事,不但會影響功課,而且會使男孩走入歧途,造成一生的遺憾。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因此,父母對給男孩的零用錢一事應十分慎重。事實上,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金錢的運用是一項很重要的功課,它將影響男孩一生的人際關係與人格、心理的發展,無論采取過度限製還是過度放任的做法,都不太妥當。給男孩零用錢,並非隻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要,而是能夠教會男孩具有經濟頭腦,訓練男孩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而且這類教育宜早不宜遲。受到良好金錢觀教育的男孩長大成人後才能對金錢抱有正常的心態,才能處理好人與金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