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正確認識和引導男孩的獨特優勢(2 / 3)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因此,父母對男孩將來的規劃也越來越多,他們甚至對男孩的日常生活都要嚴加管理,時時刻刻地看管、監視和提防男孩。

其實,“囚禁”男孩的同時,父母也失去了自由。

殊不知,這樣教育出來的男孩可能一生循規蹈矩,本本分分,但遺憾的是,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創造和想象能力,也沒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隻知道被動地去生活。如此一來,父母成了鳥籠,而孩子卻成了籠子裏的鳥兒。孩子慨歎:好沒自由!父母也慨歎:活著真累啊!

數年前,美國大學的學生被各種規章製度束縛著,一言一行都受到關注,好像他們是無力管理自己的小男孩。有些學校則像對待小偷一樣對待學生,甚至派出“校園間諜”跟蹤他們,監視他們的行蹤。學生被強迫參加各種祈禱會和禮拜活動,如果哪一次活動缺席,就會被記錄在案。為了應付點名,他們常常編出各種謊言,想方設法為自己找借口。總之,他們就像無力控製自己的行為,不會調理自己的生活一樣,得不到學校的信任。結果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一旦他們脫離了監視和控製,他們就會拋掉一切約束,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極度放縱自己。長期的壓製使他們不再珍視自由,而是把自由當成放縱自己的大好機會。

後來,在校長艾略特的領導下,哈佛大學決定對學生充分放權,給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哈佛大學曾因此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強烈批評。當哈佛大學宣布,對參加唱詩班和做禮拜不做強製性規定時,學生的家長驚恐萬狀,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會走向墮落,直至無藥可救。但是艾略特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在嚴格監督管理下的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性格,也不會有一個健壯的身體。他苦心勸慰那些不安的父母,廢除強製性的管理措施隻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全方位素質,他和同事們也是盡力這麼做的。他指出,為了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必須把他們人性當中最優秀的因素激發出來,相信他們能自己管好自己,相信他們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和強烈的榮譽感。相信他們在走出校門時,不但擁有一張貨真價實的文憑,而且還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哈佛大學倡導的自由式教育得到了美國教育部的肯定,並在全國大力推廣。今天,在美國這所最有名望的大學校園裏,廢除了許多陳舊的規章製度,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自由。

事實證明,得到自由的學生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更具獨立品格,更遵守秩序,也更加健康。雖然現在哈佛大學的學生增加了幾十倍,但是犯罪和被開除出校的比率,卻比艾略特進行改革之前低得多。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位教育家說,當男孩顯露出某方麵的天賦時,我們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導和啟發,反而用紀律的條條框框去歸整他,使他符合我們大人的習慣,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啊!其實,我們在用條條框框去束縛男孩行為的同時,也束縛住了男孩的思維,讓他們的習慣固定化,讓男孩變成一個隻會聽話而不懂得思考的機器,這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紀律不是一味地限製,這也不許做,那也不許做,讓男孩沒有主動的權利。有時候,紀律的另一個側麵,就是給予男孩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打破常規,自己去發現、去創造。

好家教成就好男孩

給男孩定的規矩越少越好

1.在父母管教過嚴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男孩,往往循規蹈矩、性格懦弱、沒有主見。過度限製男孩的自由,處處指責,會影響他們各方麵能力的提高,限製他們的發展。

2.事實證明,得到自由的孩子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更具獨立品格,更遵守秩序,也更加健康。所以,在管教的同時,要給予男孩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打破常規,自己去發現、去創造。

008 讓男孩嚐試,他才不會有挫敗感

大多數男孩的依賴,都是由於家長的“越位”造成的,家長做了很多本該由男孩自己做的事情。家長的這種做法致使男孩習慣於依賴別人而不習慣於自己獨立做事,久而久之,男孩便喪失了想事和做事的能力。

不讓男孩麵對小的危險,就不能使其度過人生的大危險。來自現實教育的報告指出,小男孩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他們不會用刀削鉛筆,削鉛筆乃是電動的;上版畫課時,讓男孩用雕刻刀,他們馬上就把手劃破了。因此,父母就避免讓孩子麵對小的危險。但是,如果人一次也不體驗危險,那麼也就不會產生回避這種危險的智慧。

多湖輝在千葉大學附屬小學擔任校長時,在一堂實驗課上,他給二年級的男孩火柴、報紙和幹樹枝,讓男孩們在校園內點著火熱飯和日本酒。不出多湖輝所料,有的男孩幾乎點不著火,有的男孩怕火,也有的男孩戴著白手套劃火柴,還有的男孩把火柴都用完,火柴盒都空了,還是劃不著;有的男孩雖然把火柴劃著了,卻由於把報紙平鋪在地上,仍是點不著火;有的男孩直接將劃著的火去點粗的幹木頭。

在煤氣爐、熱水器都是自動打火的環境中長大的男孩,幾乎都缺乏“劃火柴的體驗”。在很多母親心中,火柴等於危險,應該讓男孩的爸爸來點,她們總是認為這個對男孩來說等於危險,那個對於男孩來說也等於危險,這樣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果便是,男孩缺乏在生活中的“基礎體驗”。這些基礎體驗不足的男孩有一個共同點—感覺遲鈍,因而他們不敢獨自去麵對挑戰。人生正是由無數的挑戰所組成的,而男孩們正需要在幼小的內心深處根植一份做事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