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米特拉·杜塔的奧蒂斯電梯公司,所有員工都勇敢創新不怕犯錯,因為他是這樣告訴他的員工的:“員工犯點錯誤不奇怪,我們應該像對待小孩犯錯誤一樣,要幫助他而不是拋棄他。特別要耐心找出犯錯誤的原因,避免他或別的人重犯,這不但不是損失,反而獲得了教訓。在我多年的領導生涯中,還真找不出幾個因犯錯誤而想開除的人。”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很多東西是無法預料的,失敗和錯誤更是創新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管理者要想得到正確的東西,就要在不斷失敗的嚐試中尋找,就像3M公司的那句名言:“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與無數個青蛙接吻。”吻到青蛙並不是壞事,最糟糕的是員工不敢采取任何實質性的創新行動。因為如果沒有那些失敗的體驗,就不可能獲得創新的成功。因此,企業隻有建立一種鼓勵創新,允許失敗的企業文化,員工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創新,全體成員都參加到創新工作中來。
事實上,真正成功的新構思背後是成千上萬個失敗的創意,但是這種失敗對企業並非有害,實際上失敗和死胡同可能正是下一輪創新的發力點。因此,隻有允許失敗才能真正鼓勵創新,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既然創新過程中無法繞開失敗,要想“在失敗中前進”,必須克服對失敗的恐懼,如何才能克服創新帶來的失敗恐懼心理呢?
一是要公開支持失敗。要想及時做成任何一件新鮮事,都必須對失敗給予公開的有力支持,這不隻是支持“有意義的試驗”,而且要公開支持失敗本身,要公開談論失敗。
二是要獎勵失敗。獎勵那些最有意思、最富創造性、最有用處、最快的失敗。可以用一些富有幽默感和玩笑意味的實物來獎勵,如彎曲的高爾夫球杆、兩輛汽車撞在一起的模型。企業可以要求經理人定期這樣獎勵下屬,甚至也可以每年舉行一次“遺憾者宴會”,以激發下屬創新的積極性。
三是設立失敗專用基金。當代社會是一個科技高速革新的時代,要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及時、迅速的技術創新當然不能遲到“為了解決研發人員”摔跟頭的後顧之憂,企業可以設立科技風險基金,新項目研發成功贏利後,返還研發經費,失敗了經費則由基金承擔,研發人員就可以放手大幹了。
總之,創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清白、立得最直的是石頭雕成的人,但它永遠不會做事情。敢為人先、敢吃“螃蟹”的創新者,是崎嶇道路上的跋涉者,是走向高峰的攀登者,而失敗恰恰是其邁向成功的階梯。一個不能寬容失敗的企業,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鼓勵自由創新、寬容創新失敗,是檢驗一個企業是不是有創新勇氣的試金石。當創新者有所失誤、有所失敗之時,企業理應提供一種寬容的氛圍,鼓勵他們在前進的征途上,以誌氣和膽氣創造造福時代的輝煌業績,用銳氣和豪氣寫就排除萬難的絢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