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顧顯的書房出來,蕭翊便匆匆走去顧甯住的院子。
此時轎夫和鼓樂手都早已經在顧家吃得酒足飯飽,早早等在院子門口,看見蕭翊趕到,當即歡呼著簇擁他進入了院內,一齊放聲大喊:“新娘子上轎!”
不多時,就有兩名喜娘一左一右攙扶著蓋著紅蓋頭的新娘子從閨房出來,上了花轎。
新娘一上轎,轎夫就立即上前將轎簾的四個角封死,防止路上被風吹開,到時候讓沿途的路人看到轎中的新娘子就不好了。
隨後,在一聲洪亮悠長的“起轎”聲中,花轎被幾名轎夫合力抬起,在吹吹打打的鼓樂聲中帶著新娘離開她住了十幾年的院子。
一行人出了顧府的大門之後,蕭翊騎上一匹披紅掛彩的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麵,轎夫們抬著花轎緊隨其後,花轎後麵則跟著幾百名挑夫,他們四人一個箱子抬著新娘的彩禮。
門外圍觀的都是住在附近的百姓,他們不是第一次見到顧家嫁女,卻是第一次見到顧家為新娘陪嫁這麼多的嫁妝,一個個都不由嘖嘖稱奇。
看來不僅僅是娘家的權勢影響新娘在夫家的地位,夫君的權勢同樣可以影響新娘在娘家的地位呀。
待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離開了顧府,顧家的一眾女眷便立即端著銅盆走出大門,一個個都將盆中之水盡數潑出門外,意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此顧甯就不再是顧家之女,而是蕭家之婦。
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鑼鼓喧天沿著原路返回,沿途站著不少圍觀的百姓,不少人都起哄大喊“恭賀齊王殿下新婚”,意為討要喜錢沾沾喜氣。
好在跟著蕭翊一起去接親的儐相早有準備,直接從身上的袋子中摸出大把銅錢,抬手就往人群中,引得這些圍觀的百姓一陣好搶。
不過齊王府離顧府並不算太遠,迎親隊伍隻走了半個時辰左右便回到了齊王府門外。
蕭翊下了馬,作為今天的新郎官,他接完新娘回來自然要先去招呼客人。
而花轎則被抬進了齊王府,一路抬到了正堂旁邊的一間空房門外。
此時轎夫們放下花轎,其中一人將轎簾撤封,隨即又高喊一聲“新人落轎!”
兩名喜娘連忙上前將轎簾掀起,將顧甯扶下花轎,隨後一左一右扶著她往空房走去,讓她在空房內歇息片刻,待吉時快到時再帶去旁邊的正堂拜堂。
而蕭翊則被人領到了前院,開始一桌桌給那些來參加自己婚禮的賓客敬酒,以感謝他們的捧場。
蕭翊身為齊王,如今又因為在江北取得大捷而深得聖寵,他大婚朝中很多官員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巴結他的機會,不管是有交情還是沒交情都紛紛帶著自己的夫人來捧場,想要以此攀上齊王這根高枝。
因為到來的賓客太多,蕭翊給一半的桌子敬完酒,肚子已經被灌了大半肚子的酒水了。
雖然受限於大梁落後的釀酒技術,酒水的度數很低,但就這麼喝大半肚子的水,任誰都受不了。
再這麼喝下去,到時候別說洞房了,自己能不能拜堂都是個問題。
於是乎,蕭翊便要儐相先幫自己招呼賓客,自己則去附近找個清淨的地方好好緩一緩。
他卻似乎沒有注意到,當他告罪走出前院之時,有個身影也跟著離開了座位,悄無聲息跟在了他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