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顧府的正堂內,顧顯正和自己的兒子顧矯在討論著最後送嫁的安排。

若是以往,像顧甯這種庶女出嫁,顧顯根本不會如此上心,隻是交代下麵的子侄準備好對應的嫁妝就好了。

可誰叫顧甯現在要嫁的人是齊王蕭翊呢,說不定他們顧家有朝一日還要仰仗這一層關係呢!

更何況之前他們顧家還中途反悔,險些毀了這一樁姻緣。

每每想到此處,顧顯心中就暗暗後悔不已。

此時的他已經意識到,當初自己是鬼迷心竅,差點中了太子蕭靖的計,將自己和整個顧家推向險地。

雖然蕭靖說得好聽,說隻要他們顧家將顧甯嫁給王淵,待尚書右仆射陳璉一致仕,他和丞相王懿便會聯名保舉他接任尚書右仆射一職。

可如今顧顯回過神來一想,誰知道陳璉半年之後會不會真的致仕,即使陳璉真的致仕了誰也不知道蕭靖和王懿又會不會如約舉薦他接任尚書右仆射,又或者說即使他們二人真的聯名舉薦了,誰知道皇上那邊會不會駁回,其他官員會不會上書反對。

說到底,蕭靖對自己的許諾到底有幾分可信,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想通了這一切,顧顯更加為自己的短視和利益熏心深感懊惱。

不過以他的身份,當然不可能屈尊去跟自己的孫女賠不是,他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將顧甯的婚事安排得隆重一些,給出去的嫁妝豐厚一些,以此來修複他和顧甯之間的祖孫關係。

因此,從一開始,顧家就以嫡女的待遇來安排顧甯的婚事,連給出去的嫁妝都比其他嫡女要豐厚得多。

他的做法也招致了不少族人的私下非議,認為此舉無疑是壞了顧府一直以來嫡庶有別的規矩,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河。

可顧顯卻完全沒有將這些非議放在心上,畢竟若是可以讓蕭翊顧甯不再怨恨自己,他甚至願意搬空整個顧家給她做嫁妝。

此時顧顯在交代好顧矯要做的事之後,便催促兒子馬上去辦好,他自己則靜靜坐在書房內,等待著蕭翊的得來。

因為按照大梁的婚俗,新郎上門接親時並不是一來就接走,而是要在女方家待上一個時辰左右,除了吃飯休息,還要見見女方家的長輩,接受他們的問禮,聆聽他們的教誨。

而顧顯身為顧家的家主,又是新娘的祖父,蕭翊這個新郎無論如何都是要見上一麵的。

顧顯沒有在書房等多久,就有一名子侄將新郎官蕭翊領來了他的書房。

蕭翊似乎完全忘了之前的不愉快,一進入書房就躬身拱手對顧顯行了一禮:“孫婿見過嶽祖父。”

顧顯站起身,上前扶住蕭翊,嗬嗬一笑道:“殿下不必如此多禮,往後老夫可就將孫女交給你了,希望夫妻二人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蕭翊再次躬身一拜:“多謝嶽祖父成全。”

聽到“成全”二字,顧顯神情明顯一滯,但又很快神色如常,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孫女婿的話有什麼不妥。

隨後,兩人又客氣互相寒暄了幾句,本來有些尷尬的氣氛也漸漸緩和下來。

顧顯見火候差不多到了,便用眼神示意書房內侍立待命的幾個下人關門出去,隻留下他和蕭翊兩個人。

蕭翊見狀,便大致猜到顧顯想跟自己說什麼,可他卻依舊不動聲色,隻是靜靜等著顧顯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