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必須承認,經他改編後的版本,因為有陳繼敏老先生的加入,使得這個版本下的二胡,完全碾壓小提琴版本!
無它。
感染力的升華!
所以直播間這些人,拿著二胡跟小提琴在那抬杠,完全就沒必要!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帶節奏。
畢竟九成的吃瓜群眾,是不懂什麼二胡跟小提琴差異性的。
他們隻喜歡看著皮影戲,以及感受著耳邊不斷傳來的輕快旋律。
“這一段太甜了。”
“哈哈,他們不好好讀書,成績要下降了。”
“無論什麼時候,學堂的時光永遠是最歡樂最無憂無慮的。”
“剛剛還覺得二胡拉得太傷感,現在一聽,哈哈,也是歡樂的一逼。”
“我竟然聽出了過年的感覺,不對,現在就是過年呀!”
“吹笛子的小哥好歡快呀,來,繼續給姐姐笑一個。”
…
正當吃瓜群眾們一個個喜笑顏開之際。
皮影戲出現了祝英台歸家而去的一幕。
本該快樂的時光,也跟著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文字標注也變成了
——十八相送。
在糾纏綿綿的旋律中,同時夾雜著斷斷續續的音調,透過皮影戲,觀眾們看到的是女扮男裝的祝英台,麵對梁山伯的欲言又止。
長亭下,因為陳繼敏二胡拉動的糾結綿長,觀眾們能清晰的感受到,此刻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難舍難分。
那種矛盾害羞的心態,還有一步三回頭的不斷促足!
彈幕,出現了一個個催淚字眼。
“之前說二胡拉得太悲傷了,現在忽然覺得,這段更傷。”
“這段太有味道了,想哭。”
“雖然我不是什麼音樂家,也不太懂音樂,但我就覺得好聽,直擊心靈。”
“這個團隊的合作太棒了,尤其是陳繼敏老師,仿佛給曲子注入了靈魂。”
“我很好奇是誰在指揮,這才是最牛逼的,可惜沒有全息影像出現。”
“有沒有一種可能,指揮是浮神?畢竟這首曲子,可是他弄的,試問還有誰比他更懂這曲子?”
“兄弟,你這個想法很大膽,我很喜歡!”
…
直播間的觀眾們,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誇讚。
不僅是國內,也包括海外直播間。
對。
海外友人們不一定看得懂神洲的文字,可皮影戲總歸是能看懂的。
更何況,這些神洲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仿佛就是共通的語言,僅透過旋律,他們就看明白了皮影戲想要表達的故事劇情。
更是借著皮影戲,讀懂了這個愛情故事!
天啊!
太唯美了!
也太煽情了!
當然,那些所謂懂音樂,也懂樂器的大神們,依舊還在樂此不疲的辯論。
其實很多知名音樂人也時不時看看彈幕,坦白講,他們一時半會的,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樂器這玩意,甭管二胡還是小提琴,又或者其他什麼的,總之演奏樂器,其實是在陶冶一個人的情操。
可眼下這些人都在幹嘛?
秀存在感?
民樂本就注重意境,而不是單純的比拚音色!
忽然,旋律的風格開始急轉直下!
與此同時,皮影戲上的文字標注,變成了英台抗婚!
抗婚?!
啥情況?!
觀眾們疑惑的同時,也在一波又一波的鑼鼓聲中,感受到了主旋律變得急切,變得陰森,透著恐怖!
“臥槽!這低音嗩呐!竟然吹出了號的感覺!”
“三十六簧中音排笙!”
“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完全民族樂器的團隊演奏,我太感動了!”
“這民族打擊樂一上來,味道更濃了!”
“要看著皮影戲,才能真正感受到這段音樂帶來的壓迫感,麵對一群長輩們狂風暴雨般的指責跟威逼,祝英台是一邊哭著一邊反抗!”
“確實,配合著皮影戲,不僅很有感染力,更是聽得直冒冷汗。”
…
吃瓜群眾們紛紛炸開鍋了。
他們看到了祝英台回到家中,就被父母強行許配給了馬文才!
老一輩人瞬間就沉下臉,這便是典型的封建勢力,放在一百年前,人人喊打!
很多感性的女性吃瓜群眾紛紛發彈幕,她們知道祝英台已經愛上了梁山伯。
所以,她們想通過彈幕,給正處於輿論旋渦中的祝英台打氣!
既然不願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就要奮力抗爭!
一定要大膽的說出來!
不可以!
我不願意!
陳繼敏拉動的旋律,能清晰無比的感受到此刻祝英台的悲痛與惶恐,還有那陷入輿論漩渦中的無助!
配合著皮影戲的親人指責,很多感性的女生,眼眶紛紛紅了。
這時,一陣毫無征兆的嗩呐聲響起。
這沉重的聲音,就像是代表著以祝英台父母為首的封建勢力。
而這嗩呐聲,透著極強的壓迫感,仿佛要給皮影戲中的祝英台更多的壓力!
“我能通過音樂感受到祝英台憤怒而又悲哀的情緒。”
“嗩呐這幾下吹得我心裏慌慌的,有種說不出來的壓抑跟恐怖。”
“感覺聽到嗩呐,就覺得這女的要涼。”
“從欲哭無淚,到奮力抗爭,再到心力交瘁,我似乎走完了祝英台的人生。”
“唯有陳繼敏老師能拉出祝英台的心路曆程呀,太厲害了,同時也讓我感動。”
…
這時,皮影戲場景變了。
換成了一個眾人熟悉的身影。
梁山伯。
與此同時,文字標注也有了變化
——樓台相會
祝英台被關進秀樓。
梁山伯從書院趕來,拜會祝英台。
直到這一刻,梁山伯才知道,祝英台竟是女兒身!
他們隻能趁著夜色,在樓台下輕聲密會。
“這纏綿淒苦、如泣如訴的音調,將梁山伯與祝英台重逢後百感交集的情緒演繹到了極致!”
“二胡拉得太柔情似水了。”
“看著這互訴衷腸的一幕,我哭了。”
“又是歡喜又是傷悲,歡喜的是他們的重逢,悲的是他們的姻緣被祝英台父母活活拆散了。”
感受著旋律的哀婉,仿佛活生生的小女子跟情郎訴說著幽怨,觀眾們都大為觸動。
這段旋律柔和且緩慢,可以說,在這纏綿淒苦如泣如訴的音調下,完全詮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渺小無力!
他們,無法抗爭這個封建時代!
正當海內外網友們還在感慨這可歌可泣的愛情時,音樂風格,又變得急轉直下!
不,應該說恢宏大氣!
“媽呀,嚇我一跳。”
“絕對的震撼人心呀!”
“什麼,梁山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