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和藺相如的合作
人多了,各人肩膀上的責任就減輕了。
廉頗和藺相如都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廉頗英勇善戰,曾領兵攻打齊國,立下赫赫戰功,被拜為大將。藺相如原來是趙國一位宦官頭目家中的門客。有一次秦昭王帶著國書,向趙王索取價值連城的“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入秦,在秦王麵前據理力爭,終於保全了和氏璧,使之歸還趙國。公元前279年,他隨趙王到澠池與秦王相會,維護了趙國的尊嚴,使秦國沒有賺到便宜。由於他在強大的秦國麵前表現出的大智大勇,趙王便封他為相國,職位在廉頗之上。藺相如地位的變化,使廉頗憤憤不平。廉頗認為自己有攻城野戰之功,而藺相如卻隻有口舌之勞,因此揚言:“不願意與藺相如同朝為官。有朝一日見到他,非給他點顏色看看不可!”廉頗存心當眾羞辱藺相如,好擺一擺自己的老資格。藺相如對這位老將軍卻是一再忍讓,不同他計較。
有一天,藺相如帶著隨從人員外出,沒想到冤家路窄,老遠看見廉頗騎著戰馬威風凜凜地迎麵過來,藺相如忙退到小巷裏躲避。這一來,在藺相如手下做事的人都感到沒麵子,認為他怯懦膽小,紛紛要求離開他。藺相如留住大家,心平氣和地對他們說:“諸位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究竟哪一個厲害呢?”大家說:“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又說:“秦王雖然強大威風,而我卻敢在秦國朝廷上當麵斥責他,羞辱他的大臣。我雖然無能,也不至於害怕廉將軍吧!但我想,強橫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動用武力,是因為他們知道趙國文有我藺相如,武有廉頗將軍罷了。我們之間如果鬧不合,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這時秦國就會乘虛而入,造成親者痛、仇者快的情景。我之所以對廉將軍一再忍讓,完全是以國家的危難為重,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啊!”
這些話傳到了廉頗那裏,廉頗十分感動,羞愧難當。他立刻脫下上衣,背著荊條,主動上門請藺相如責罰自己。藺相如一見老將軍負荊請罪,趕忙把他扶起。於是兩人言歸於好,同心協力保衛趙國。在澠池之會以後整整十年,秦國一直不敢對趙國發動大的攻勢。
美麗感言: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團結合作。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隻有和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成大事。在成長過程中,要參加許多團隊活動,與人合作,這是一種交往能力的體現。這種活動讓人能產生某種共享雙贏的體驗。
別把私人利益帶進來
人應當成為人們的朋友,他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人們。
吉田忠雄是日本吉田工業公司的董事長。吉田工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拉鏈製造公司,年營業額達25億美元,年產拉鏈84億條,其長度達190萬公裏,足夠繞地球47圈。吉田忠雄本人被稱為“世界拉鏈大王”,他說他的成功是由於“善的循環”。這與他小時候捕鳥時受到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吉田忠雄的父親吉田久太郎是個穩重而又有正義感的小鳥販子,他以捕捉、飼養、販賣小鳥為生。7歲時,吉田忠雄就上山給父親做幫手。他們捉鳥從來不捕幼鳥,不捕喂養期的成鳥。用吉田久太郎的話說,首先得保證鳥類能夠代代繁衍,這樣才可能永遠捕到鳥。這是一個善的循環,它在吉田忠雄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捕鳥、馴鳥的歲月裏,吉田忠雄吸收了影響他一生的精神營養,他從鳥兒那裏學到了熱愛自由、堅強不屈的性格,這為他日後艱苦創業、登上世界“拉鏈大王”寶座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