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必須破除不許民間研習文的規定。文學作為現代科學的起源,若是不能破除這一點,如何能夠發展起來?若是文學發展不起來,地質學、力學、幾何學都不可能發展,大明的科學也就會永遠落後下去,直到被外人打上門來。
“青書記著,待朕回宮後,就擬旨宣布,從明日起廢除《大明律》中先帝所定下的嚴禁修習文星象之製。”允熥又對宋青書吩咐道。
曹徵與周偉頓時激動起來。他們二人因為朱元璋嚴禁研習文星象,還因此殺了不少人,所以隻能偷偷摸摸的研究,但凡被家人發現就是一頓好打,現在皇上居然要廢除禁止研習文的規定,他們以後終於不用躲躲藏藏了。
“臣(學生)謝陛下隆恩。”他們二人又跪下道。
“平身。”允熥道。
待他們站起來後,允熥讓他們二人坐下,問道:“朕對於文也有些興趣,不知你們現在研習的如何了?或許可以與朕談論一番。”
“陛下,臣仔細研習文星象,頗有不解之處。蓋疏漏較多幾可證偽,不去管它;可渾也有許多問題。”
曹徵道:“若日月皆附著於球,那為何會有日食?日食是因月掩日,月能掩日明月在日下。月在日下,則月必不能附著於球,又與渾相反。”
“可若是如同蓋所雲並無球,日月星辰怎可整齊如一的東升西落呢?此乃臣第一不能解。”
‘嗯?中華現在的文學還沒有提出過多層理論麼?’允熥有些驚訝。他之前並未與他人交流過文學,所以並不知曉這個時候的文學理論發展的如何。
允熥張嘴就要提點他多層理論,但張了張嘴卻又將話咽了回去。若是這個時候欽監已經有了多層理論,那他這樣當做原創出來就不好了。“若是此時有一個欽監的官員就好了。”他低聲嘀咕道。
可就在此時,李波忽然附在允熥耳邊輕聲道:“陛下,臣剛剛看到欽監監副思澄堂在客棧外麵的街道上正走著。”剛才李波正巧站在窗戶旁邊,眼睛一撇就看到思澄堂正在街上行走。正巧他又聽見允熥輕聲嘀咕,於是湊在耳邊了這句話,
“思澄堂?”允熥大喜,這可真是瞌睡的時候送枕頭:“快將他帶上來。”
李波領命而下。過不多時,他拉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上來,那人見到允熥馬上跪下道:“臣欽監監副思澄堂見過陛下。”
思澄堂有些忐忑不安的跪在地上。今年他有一個侄子考中了進士,雖然隻是三甲進士,也讓他們家高興的不行,所以他今日提前下值回家慶賀,不成想在半路上被皇上發現。‘皇上不會是因為此事才將我叫上來吧。’他想著。
允熥壓根沒有想到他此時出現在這裏應當是沒到時間就體現下值了。他都沒搭理他,頭也不轉的對曹徵道:“你將剛才那番話與思監副再一遍。”
曹徵馬上重複了一遍。允熥轉過頭對思澄堂道:“你可聽清楚了?這個問題可能解答?”
“陛下,此事渾無解。但前元曾有一名來自波斯名叫紮馬魯丁的色目人,大約在蒙哥在位時來到中原,元世祖稱帝後入職司台。”
“此人曾,數百年前有方人推論:分為十一層,分別為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土星、恒星、晶瑩、最高和淨火,顧名思義,每一層包裹著一個日月或者星辰。”
“對為何日月星辰圍繞大地旋轉並不為圓形之事,他以為,所有日月星辰均圍繞在一個較的圓上不停移行,這個圓的圓心而每個圓的圓心則在以大地為中的圓上移行。此人將繞大地轉的那個圓叫均輪,圓叫本輪。並且大地並非在均輪正中,略偏開一些。日月五星除如上移行外,也與眾星辰一起每繞大地轉動一圈。”
“前元之時就有漢蒙之人對此思量,因此也難以證實是否為真,所以欽監內存而不論。”
思澄堂十分詳細的解答了一遍有關於多層理論。
允熥聽了這話又對曹徵道:“你可聽明白了?”
“臣聽明白了。”這個觀點比之前他所知曉的所有觀點都要清除明白,對他來就好比久旱逢甘霖一般,因此曹徵喜得抓耳撓腮,想要馬上將這番話記錄下來。不僅是他,周偉也如此。
允熥心裏則感覺不太好。明明之前已經有了解釋日食現象的理論,但僅僅欽監的人知道,其它人都不知道,即使有一二如同曹徵這般喜歡文並且不怕被抓起來殺頭的人,也不可能從頭開始推導文學理論,而欽監的諸多理論也沒有人研究,導致中華的文學一直停滯不前。‘必須要改變欽監製度。’他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