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悠然不悠然(1 / 1)

天色漸晚,萬物黯淡,湖泊旁升起陣陣涼意,眾人起程回府。

馬車上,陶鏡楊與悠然聊了起來,聽著她講述自己的故事。

————————

“悠然,南慶人士。

三歲時,父親替有錢人家做工,不慎被馬踏而亡。主人家用一席草席了事,拒不賠償。

十歲時,母親洗衣做工。從記事起,悠然就已經跟著母親一起在河邊洗衣。而打水漂,也是她在那些日子裏學會的。

某年,母親著了風寒無錢醫治,她母親還未曾見到第二年的春暖花開,隻短短數月便撒手人寰。

她既無旁的兄弟姐妹,也無親人可以投奔。後來被親戚賣給了人牙子,正巧碰上當時的二皇子剛剛出宮,被其手下采買了回去。

無牽無掛,就這麼在二皇子府待了五年。日子太苦,她隻記得小的時候,娘親在她生辰時,給她買過一個話本子。

書裏寫的是一名女俠,做盡天下縱橫事,掃光世間作惡人。這是悠然看的第一本書,也是這麼多年來的唯一一本...”

“陶姑娘,悠然雖沒見過那日刺殺時的場景,但...但我真的覺得,你就跟那畫本子上說的一樣,是個匡扶正義的女俠!”

悠然說話時眼含著淚,但在看向陶鏡楊時,眼睛裏好像生出了希望的光。

陶鏡楊怔愣的聽著悠然的話,心中泛起一絲酸澀。

原來看著如此穩重的悠然,如今也不過15歲而已。命運坎坷,生活的苦早已讓她學會了不聽、不看、不說。

心中觸動,她也不知想起了什麼,隻道:“悠然,你跟著我,就不會再受苦了。”

悠然眼中含著的淚,在聽到這句話後落下:“陶姑娘...”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陶鏡楊給她擦了擦眼淚。

悠然止住了淚,看著陶鏡楊的眼睛,笑了:“是!”

————————

還沒等回了府,李承澤就已知曉,範閑已經將司理理抓住了這件事。

李承澤想也沒想,就覺得這件事兒,應該現在就跟她說。

其實這事兒,是可以等回府再說的,但...

“必安,我有要事要與陶鏡楊商量,你去跟她說一聲,讓她上我這輛馬車來。”李承澤低著頭,沒有露出自己的表情。

謝必安反應了一會兒,明顯有些懵,但還是接著就去辦了。

————————

接到通知的陶鏡楊:不去。

拒絕的斬釘截鐵,毫不拖泥帶水。

陶鏡楊心想:不是哥們兒,擱現代也不至於坐地鐵時候上班吧,更何況這還是馬車呢,顛得人生疼的。

絕對不去。

————————

於是...陶鏡楊的馬車上就多了一個李承澤。

OK了,也是一個成為肱骨之臣了,老板追著上班了也是。

李承澤此時正坐在她對麵,其實也在暗暗後悔剛才的腦子一熱。

這也太尷尬了。

但他還是清了清嗓子,跟陶鏡楊說起他剛知道的消息。

“範閑抓住司理理了,但是監察院把司理理帶走了,說她是北齊暗探。”

“北齊暗探跟你沒關係吧?”

“這個肯定沒關係。”李承澤話說得篤定,心裏卻在小聲叨叨:【反正之前能看出來有些關係的,

如今,也基本都看不出來有關係了。】

陶鏡楊聽後沒說什麼,靠近李承澤然後,

一把奪下他端著的葡萄盤子。

【不說實話,別吃了,我吃!】

李承澤看到她這樣,不怒反笑,順勢躺到了這一側空著的坐塌上。

他拿了小靠枕枕在頭下,理了理最近發生的這些事,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倘若有一天,我與範閑相爭...她還會幫我嗎?】

心聲無人回應,隻有風鈴和馬蹄在回答他。

對了,還有對麵人嚼葡萄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