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話道理很多,責任很大,讓人看了不禁心有所思!
而華國教育者也是有明白人的,特別是從激蕩30中走過來的,身居要職的,就沒有一個是蠢貨,在他們思考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某些改變真的就因此悄然發生了。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復旦的馮教授從事件爆發到上節目,再到而今,某些理念在他的腦海裏就顛覆了,比如:孔逸晨提出的“教學嚴格”“大學本質”“思想基礎”這三個早就深深埋在他腦海裏的問題!
經此一例,猛然驚醒,再回翻孔逸晨的文章,頓有所悟——華國的未來到底在哪裏!!!——就是在他們這群教育者的手上啊!!!
於是,在某個難以入眠的夜裏,他在今年自己給本校的提案裏,悄然加上了兩條:“嚴格要求同學”+“加深學校以人為本的概念”
詳細的敘述和論證便不多說了,無論從哪方麵講,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進步,而像馮教授一樣的教育工作者,在華國從來不是少數,在這個國家,可以說深沉的發自內心的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從來沒有少過,隻是說方法,每個人愛的方式,是不同的。
陳蘭錯了?江小魚錯了?燕大的學者秦老師錯了?怕是種種心酸!
今天的時代已經是華國曆史上最好的時代,你還奢求理想,奢求夢,做這些,幹什麼!可能這是極大多數人的心聲吧。
畢竟,從封建王朝的愚民時代走到而今開智時代,再走道追逐人權,平等,法治的今天,人們已經經曆了太多的流血和犧牲,那些看不見的,不想看見的,還有假裝看不見的,都已經死去,凋零,墜落,不見!
所以麵臨又一個時代的到來,下意識你會閃避,你會覺得那個世界不差一個你的力量,然而躲就可以躲的過嗎?任何人,終究,也必須迎接的就是這個時代!
假設你跟上這車輪,可以跟在後麵吃土,跑的慢些,土也是吃不上的,而跑的快些,還可以坐上奔跑的馬車,乃至火車,甚至世界的諾亞方舟!
那麼,一場風暴,一場雨,雨落無聲,花開有聲,隻是這花開又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當然,這風這雨或許也刮不了許久!
這事揭過了,日子還長,時間依舊繼續。
……
……
此刻,清晨的陽光有些溫柔,它輕輕地照射在復旦大學誌德書院宿舍的門口,那裏,牆角有一株紫藤正蜿蜒向上,努力的尋找著晨曦的微光,透過窗,你能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意誌,這是08那年,一個16歲男孩子初到校園親手栽種下的植物,然而從今天開始,它要自己努力的活下去了,再也不會有那個給它澆水,修剪的少年郎。
終究離散,不管是誰,他們都要為自己負責,未來是怎樣,那也隻能交給未來。
就在這裏,男孩徹底離開了,因為到了不得不離開的時刻,當然,他的心中還有這樣一種坦蕩和遐想:“倘若我的離開能換得你醒來,這就是一種作用。”
這是一個月前孔逸晨的想法,迄今為止,今天是2010年10月13號,它依舊沒有變,盡管那時的他是背著行李卷在一片鄙視+唾罵的嗬斥聲中,離開的復旦的校園,心中卻已經有了自己的“道。”
或許在別人眼中,他留下的唯有幾篇文章,一株紫藤,甚至他們認為,他是在做毫無意義的反抗,在做死!
他卻不在乎,
為什麼人要有自己的“道”,為什麼胸中要修“浩然之氣”,為什麼有人可以稱之為“師”,有人則不配,儒,何為儒,這個話題,三兩句是講不明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