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次和周弘宥見麵時,周弘宥的身子已經撐不住了。他那身毛病是娘胎裡帶出來的,活得多一天都是運氣好。沒想到又扛了近兩年。

江樂敲了敲周珍的小腦袋「走了,跟為師下山趕路。」

她轉身先走一步,沒打算回過頭再去看背後的那個院子。

周珍一樣轉過身,不再看後頭的院子。她亦步亦趨跟在她身後,邁著自己略小巧的步子。

江樂知道周珍跟著她上來了,腳步和緩了一點,咳嗽了一聲「那個,徒弟啊。」

「嗯」

「你包重不重師傅幫你背吧。」

「不用了師傅,我拿得動。」^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你看為師我平日鍛煉手上腳上綁著鐵塊都不覺得重,你這包算多少重我們可要到永州那麼遠的地方去呢,要是累著你,我心裡不舒坦。」

「不行。」

「我就是想出山先買個糖葫蘆。」

「你還會想買燒餅油條豆漿包子糖人酥糖糕。」

「胡說,你師傅是那種人麼」

「是。」

江樂摸摸自己的鼻子,滿眼都是惆悵。

日子沒法過了,她這兩年幫忙賺的錢全都歸自己徒弟管了。

不就是根本不懂市場價格麼,不就是第一次賺到錢,轉頭花得隻剩下一個銅板麼。古代那麼多玩意她都沒嘗過,這能怪她麼

唉。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第2章 被困酒樓

江樂帶著周珍隨著一個商行隊伍到了永州。

永州坐落在沿海一帶,算是經濟極為繁華的一個州府。

小地方的百姓一旦踏進城門內,便是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瞪大雙眼,連連讚歎,隻覺得週遭一切都是新奇的事物。

先皇熱衷於讓百姓同樂,大力發展工農業,又有天時地利,這些年連年豐收,災寒極少。

永州這較為南方的城市,由於糧食種植極多,商業也較為發達,經濟基礎打好後,文化基礎也很快就跟了上來。

自新皇登基以後,最有趣的便是那皇太後。皇太後雖不管朝政,可意外對工部事物極為感興趣。

曾經先皇由於自小受到教育約束,不會讓後宮妃子太過折騰。可新皇對自己的母親,仗著自己年輕氣盛,沒那麼多顧忌,愣是廣下詔書。

天下有能人異士紛紛趕往京都,隻為了能夠入了皇太後的眼,得到帝王嘉尚。

也便是這段時候,農業工具、絲綢紡織業紛紛發展,就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紙張和印刷技術,都有了質的飛躍。

士農工商都得到了滿足,民風自然也開放了起來。這街道上男男女女都有,就連胭脂攤位上,有郎君挑選給自己塗抹的胭脂水粉,而賣胭脂水粉的則是個花枝招展的姑娘家。

這永州城內還有一條城內的河,河流上下有不少小攤販攬客,那鬧騰的氣氛,烘托顯得每個人臉上都歡喜得很。

江樂和周珍到了永州,眼睛都不夠用了。

她們兩個東看看西望望,一個問另一個這是什麼,另一個問這個那是什麼。結果當然是兩人都分不清。

江樂是第一次見這樣古色古香的繁華世界,而周珍則是最多去個鎮上,幼年對於州府的記憶隻在幽深府邸中,也沒有街道上如此有趣。

兩人第一次來永州,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江樂看到一座酒樓,眼睛一亮「哎,徒弟啊,乾糧吃了快一周,我們下館子去啊。」

負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