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了嘛?”張清月惦著小腳,努力地向盆子裏麵張望,眼中滿是疑惑。
她實在難以理解眼前的景象——因為,這麵條看起來似乎並未完全熟透。
大概也就七八分熟的樣子。
這真的能吃?
李月娥笑著對小女兒解釋:“的確是沒完全煮熟呢,大概也就七八分熟吧。”
“為什麼呀?這樣能吃嗎?”張清月不解地追問。
李月娥耐心地回答:“煮到這個程度剛剛好,因為我們還需要進行第二次烹飪,所以不能讓它完全熟透。如果現在就把麵條煮得太熟,再次加熱的時候,麵條就會變得軟爛,影響口感。”
“原來是這樣啊!”張清月恍然大悟地點點頭,晃悠著小腦袋感歎道,“沒想到做飯還有這麼多門道。”
一旁的張攀接口說:“是啊,做飯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每一個步驟都有其講究。想要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可不簡單,很多時候成敗就在這些細節之中。”
其餘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要做好一頓飯,可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的。
實則並不容易,其中包含著無數的技巧和經驗。
這時,張攀看向徐青青和張清月,饒有興致地問道:“你們想不想試試炒麵?”
他並沒有詢問他媽媽李月娥,因為他知道李月娥不太喜歡吃各種炒菜,認為吃炒菜容易上火。
這種觀念在老一輩人中較為常見。
甚至老一輩,很多人炒菜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快要炒熟的時候加入適量的水,美名其曰“降火”。
至於是否真的能降火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煮出來的菜往往失去了原本的色澤和味道,變得黯淡無光,毫無食欲可言。
張攀認為這種做法簡直就是烹飪界的黑暗料理。
“大哥,炒麵好吃嗎?”張清月好奇地問道。
“你猜。”張攀輕輕刮了刮小丫頭的鼻子,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大哥燒的,肯定好吃,我要吃炒麵。”張清月興奮地叫起來,眼神中充滿期待。
“哈哈,你這小嘴像抹了蜜一樣,真甜!”張攀被逗得哈哈大笑。
聽到張攀他們要吃炒麵,李月娥臉上的表情瞬間垮了下來,顯得有些不悅。
畢竟,她都已經準備好做一鍋熱氣騰騰的湯麵,卻沒想到張攀他們突然改變主意,要吃炒麵。
這她能高興就才怪呢。
“我可不會炒麵,小攀,你要是想吃就自己動手吧。”李月娥咳嗽一聲,擺出一副罷工的架勢,將炒麵的重任推給了張攀。
徐青青心裏也很想嚐試炒麵,但又擔心自己廚藝不佳,炒出的麵條難以下咽,最終還是沒有主動攬下這個任務。
“炒麵的話,得先把這些麵用冷開水浸泡一段時間,否則炒的時候容易結成塊狀。”
張攀邊說邊開始著手準備,他一邊準備著一些需要用到的配菜和食材,一邊對徐青青說道:“青青,幫我打些冷水過來。”
徐青青乖巧地照做,將一盆冷開水打來後倒入盆中。
接著,張攀將麵條浸入水中,隨後他便開始切配。
等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張攀這才從廚房的碗櫃裏,拿出一個小罐子,裏麵裝著的是凝固的豬油。
他拿起一把鍋鏟,輕輕鏟下一小勺豬油,連帶著鍋鏟一同放入鍋中。
隨著鍋漸漸變熱,豬油與熱氣接觸後開始融化。
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豬油微微融化,順著鍋鏟滑落至鍋底。
這個年代,大多數人在炒飯和炒菜時特別喜歡使用豬油。
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的經濟條件限製,許多人無法經常吃肉,因此使用葷油可以增加菜肴中的油水。
後來,豬油逐漸失去了它的地位,原因在於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過度食用豬油容易導致肥胖,所以更倡導使用植物油。
然而,如果不考慮健康因素,張攀他還是更喜歡用豬油來炒麵和炒粉,因為豬油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豬油一下鍋,立刻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周圍的張清月、徐青青以及站在一旁的李月娥都被這股香氣所吸引,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這豬油的確是香!
這香味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現在的豬油都是土豬或者山裏的野豬煉製的,這些豬平時都吃野菜和穀糠,肉質自然特別香。
可要是到了後世,土豬基本見不著,大家隻能吃養殖場裏養出來的豬肉。
這些豬都是吃飼料長大的,煉出來的豬油味道比起鄉下土豬的油香差得遠。
上次村子裏狩獵了一群野豬,雖然野豬的油脂比家豬要少,但架不住它的數量多啊,這麼一積累,油脂量就相當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