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鐵鍋燉大鵝(1)(1 / 2)

“行吧,那我今天就把這大鵝給燉了,讓你們打打牙祭。”

李月娥說著,接過張攀手中的大鵝,準備去處理。

“媽,我來幫你。”徐青青連忙跟進去。

這麼大一隻鵝,一個人處理,的確是有些費勁。

人多力量大。

很快,張攀也去幫忙了。

因為鵝的體型有些大,殺鵝不同於殺雞殺鴨,挺難抓的。

當然,交由張攀來殺。

不一會,大鵝便被張攀一刀割了喉,放血。

張清月在旁邊用小手捂住眼睛,不敢看,怕怕的。

但是吧,她又很想看來著。

於是手指頭中間,漏著一絲縫隙。

“小孩子不能看這麼血腥的畫麵。”徐青青看到這一幕,也有些忍俊不禁,把張清月給抱走了。

小丫頭還有些不樂意呢,嘀咕著哪裏血腥了,她還沒有看過癮。

殺鵝有什麼的...

不過,張清月還是被抱走了。

“青青,你以前沒有吃過鐵鍋燉大鵝吧?”張攀詢問徐青青。

徐青青搖了搖頭:“別說是吃鐵鍋燉大鵝了,就是鵝我也沒有吃過啊。”

雖然說雞鴨鵝都是家禽,但前二者的受眾,比鵝的受眾,可要大的多。

用雞肉和鴨肉做成的美味佳肴,那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而鵝肉就相對要少很多了。

或許是因為鵝的養殖成本較高,或者是因為人們對鵝肉的偏見吧。

亦或者是不懂如何烹飪鵝肉,導致燒出來的口感不太好。

對於生活在江南的徐青青來說,吃大鵝,真是個新鮮玩意兒。

除了在東北,還有少數一些地區有人吃鵝,別的地方,真挺少見吃大鵝的。

而且在一些老人眼中,大鵝被視為發物,與羊肉、狗肉等食物類似。

說吃了這些發物,會不好。

所以...這些原因,導致大鵝在市場上並不常見。

張攀笑著對徐青青說:“那你今天可有口福了,咱們東北地區的鐵鍋燉大鵝可是聞名全國啊!”

徐青青呃了一聲,疑惑地問:“攀哥,為什麼四大燉裏麵沒有鐵鍋燉大鵝呢?”

她在東北鄉下生活了幾年,對四大燉有所了解。

東北四大燉分別是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和排骨燉豆角。

張攀解釋道:“這跟大鵝的價格有關係。鵝的價格比雞鴨要貴很多,不太親民。一隻鵝可以抵得上三隻雞的價格。因此,它的受眾相對較小。這就是為什麼四大燉裏沒有鐵鍋燉大鵝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鐵鍋燉大鵝沒有名氣。它可是東北的一道特色菜肴。”

李月娥燒好水後,等待張攀將大鵝處理妥當。

接著,她拿出一個搪瓷盆子,小心翼翼地將大鵝放入盆中,隨後倒入滾燙的熱水,準備去除鵝毛。

這個年代並沒有鬆香這種化學物質用於去毛,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靠雙手完成。

雖然手工去毛比較繁瑣,但相比之下卻更為安全可靠。

因為鬆香是從鬆樹脂中提取出來的,常用於工業生產,其中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和致癌物質。

如果使用鬆香去毛,很容易導致有害物質殘留在食物表麵,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