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想象力
經濟生活是人類生活中最最動蕩不安的生活。應當常常出新,而不應當固步自封,不論什麼事兒隻是用\"雕蟲小計\"來應付,恐怕也是一種短見。
一些老板們的經營意識大約還停留在\"哥們兒經濟\"的階段。中國人做生意,總離不開\"哥們兒\"的幫忙,在商道上沒有幾個\"哥們兒\",你將寸步難行。\"哥們兒\"已經成為中國商人的一種\"資源\",一種\"無形資產\"。
接下來的推論很自然,有了\"哥們兒\"就有了生意,有了生意就有了錢賺。
某推銷商向某老板推銷一批偽劣針織品,推銷商從中賺了10萬元,而造成某老板的商店中商品積壓,信譽也受到了影響。可這位商店的老板很夠\"哥們兒\",並沒有向有關部門反映,那位搞推銷\"哥們兒\"也很\"仗義\",馬上把一批低於市場價15%的商品供給了這家商店的老板,因此,這家商店因此賺了10萬元。雙方\"利益互補,友情為重\",如此合作,一而再,再而三,雙方愉快,經營得很\"活\"。而受害的卻是廣大的消費者。
其實,金錢不等於商人,而商人不能缺乏金錢意識。關鍵看這個錢怎麼賺和怎麼用。真正的商人應該明確金錢的本質,並清楚地知道該怎麼去賺錢。馬克思就曾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作為商人,必然是追求利益的。但一個成功的商人應當有全麵的\"金錢觀\",不可否認,金錢的魔力是巨大的,而且時時刻刻同這些東西打交道的商人應當知道,獲取更多的金錢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我們看看眼下的一些老板,剛剛賺了一點點錢,馬上就存進銀行,或者藏在家中,這根本就不具備一個商人的起碼的素質。一個好商人不應以收藏貨幣為榮,而是以流通貨幣為職,使金錢在流動中產生比靜止中大得多的效能。
但一個好商人對金錢的追求應該是有\"度\"的,既體現在量上(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也同樣體現在手段上(無節製的欲望容易使人跨越理智合法的界限而不擇手段),更體現在質上一金錢永遠是一種人創造的或使用的工具,人絕不能受其奴役。就像有人說過的那樣:世界上最最貧窮的人就是守財奴。俄羅斯的大文豪托爾斯泰先生對這一點就看得很透,他說得很俏皮\"財富與糞尿相同,一直囤積就會發出惡臭,一旦散布則會使土地肥沃。\"
從人類文明的高度出發,比錢可貴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聰明的商人盡力賺錢,但並不利欲熏心,是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實際上,使顧客滿意,這才是商人的真正價值。也就是說,真正了不起的大老板並不是隻有賺錢的本事,也不是裝闊氣、雇員多的人,即使是小門臉兒,隻要顧客願意買,這次來買的顧客覺得這個店給人的感覺好,服務熱情、態度和藹、物美價廉、心情舒暢,下次還會高高興興地走進你的商店:這樣的商店才是真正的商店,這樣的老板才是真正的老板。
所以真正的老板的價值不在於所做事情規模的大小、盈利多少、效益高低,而取決於他的客戶的滿意程度。他的客戶滿意,他也會從顧客的喜悅中得到喜悅,這種感受才是生意的根本,而非金錢是根本。
這正像一些成功的大商人所說的那樣:利潤大的商品不是最好的商品,而顧客喜愛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否則,我們終生都是圍著金錢轉,而不是讓金錢圍著我們轉。
這一點,江南沿海一帶的大小老板們似乎做得更加好一點。他們總是能領先或者領導中國的商業潮流,因為,他們深知商海風雲瞬息萬變,獲得成功和一敗塗地都在一夜之間或一宿之後。商場簡直就是戰場,除了智勇雙全外,還得占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因素,才能穩操勝券,可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難以逾越的人文局限
麻天成、田弓和辛江三個人都是某地紡織業的頂尖技術人才,他們在最早改革開放的年代裏,就自動打破大鍋飯,一起出來共同創業。三人集資建起了\"三元紡織廠\"。
由於三人的共同努力,這個小廠很快就顯示出它人才的優勢來,幾年的工夫,就發展成為年產值近百萬元的個體企業。賺了錢,矛盾也跟著來了。
原來三人的分工是很明確的:麻天成負責生產管理;田弓負責技術質量;辛江負責銷售業務。可麻天成覺得自己出力最大,如果成立\"三元紡織品公司\"的話,自己應當出任總經理。其實三個人心裏都清楚,田弓的專業技術最好,辛江搞銷售很有一套。
但是,大家還是\"好兄弟\",\"總經理\"的位子就讓給了麻天成。
田、辛二人嘴上不說什麼,心裏不痛快。
麻天成當上總經理後,在\"兄弟\"麵前有時也難免要擺出經理的架子來。他覺得他是\"老大\",田弓和辛江覺得你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我們兄弟把\"位子\"讓給你的。
互相不滿的種子埋下了,就有出土的一天。終於,在\"銷售環節不暢\"的問題上,總經理麻天成同銷售部主任辛江鬧翻了。辛江一氣之下遠走海南,另圖發展去了。麻天成老覺得是田弓在和辛江串通一氣來搞掉他這個\"總經理\"。因此對田弓也倍加提防起來,田弓覺得在這裏無用武之地,去心已定。這一\"內訌信息\"被剛剛成立不久的一家紡織廠的潘經理知道了。他很想把田弓這位技術權威\"挖\"過來,於是,他主動上門向\"三元紡織品公司\"取經學習,那樣子完全是一幅\"小弟弟\"的模樣。使\"麻總經理\"放鬆了警惕。到了這時,潘經理提出要\"借用\"一下他們的高級工程師田弓時,作為總經理的麻天成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他認為自己是總經理,說了就算!
田弓正好在\"三元\"呆著不痛快,聽潘經理一說,馬上動身來到潘經理的紡織廠,這邊的潘經理是熱情招待。田弓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被尊重的感覺。他看見潘經理以誠相待,決心好好幹一番,挫一挫\"麻總經理\"那盛氣淩人的勁頭。
一年的時間不到,潘經理的紡織廠由於在田弓的帶領下開發研製出了試銷對路的新產品,年產值一下子超過了\"三元\"。那邊的麻總經理急了,馬上打電話讓田弓回\"三元紡織品公司\",並用\"兄弟情誼\"企圖打動田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