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3 / 3)

“蟬為害?”薑淩驚詫不已。

徐知命托著蟬,示於他麵前,笑道:“大王細看這隻蟬蟲的口器,形如尖刺。幼時它躲在汙泥之中,吸取樹根根汁,大後破土而土,吸取枝杆樹枝。”他又指殿中古樹,“大王,這些與人綠蔭遮蓋的樹木苦蟬久矣。”

薑淩細看蟬蟲,果然如徐知命所說有尖銳的口器,他敏而好學,追問:“不過,又怎知徐師所說為真?飲露之說為假?蟬蟲口器雖利,也可吸飲晨露。”

徐知命輕笑道:“大王若是有心,不如細查蟬蟲浮生,便知真假。”

薑淩頓時意興闌珊:“阿父與阿娘定然不肯。”

徐知命反手向上攤開,意為要與薑淩診脈:“大王見諒,可否?”㊣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薑淩倒不在意這些他的唐突,將手腕遞與徐知命。

徐知命凝神推診,末了道:“大王有心疾,忌躁鬱悲怒,不過,人非脆紙薄冰,無須過這般戰戰兢兢。”

隻這一麵,薑淩便已心折,心悅誠服地拜徐知命為師。徐知命學識淵博,無有不精,為人又極為雅致,他們師生本就投緣,再兼長日相處,薑淩一載內見徐知命比見承平帝的次數還多,彼此情份自然非同小可。

待他日益年長,徐知命為他命格康健操心忙碌,偶也發狂悖之語,道:既知命,怎能認命?人生天地間,命當由己。

徐知命不認命,也不讓他認命,他近乎無所不用其極的尋找為他改命的方法,隻是……

薑淩閉了閉眼,他沒料到,徐知命會為萬人為祭,事敗時,仍不束手,將他移魂至自己兄長軀殼之中。

他與薑準同胞骨肉,薑準混賴粗魯,待他卻極為愛護,笨手笨腳地小心嗬護,憂心他生氣病發,在他麵前從來都是賠著小心,連大氣不敢喘。

可他現在,竊兄長之命而活……

薑淩頹喪掩麵,他所欠良多,死不抵罪,根本不知如何償還。

.

雷刹無言靜默,品不出其中滋味,若薑淩所說非假,他既罪又無辜。徐知命的所思所想,如江海,其深不可測。他所作所為,看似隻為薑淩打算,實則也將薑淩拖入深淵,若隻是為己,又是所求為何?

“徐知命道天下將亂,認定唯你能救萬民於水火。”雷刹想了想,“九王既欠了天下人,不如就還天下一個盛世太平。”

薑淩不語,老僧入定般坐了良久,道:“副帥可願為刀?一柄懸於我薑淩頭上的刀。”

此話一出,雷刹也大為驚訝,以薑淩的品性,若他為天下之主,想必會善待子民,徐知命攝萬魂引天雷改命,許真能得償所願。

“九王厚愛,隻是雷刹落拓無誌。”他眉眼寒冰消融,道,“隻願攜妻寄情山水。”

薑淩更添落寞:“原來,副帥也要遠離。”

雷刹沒有應答,隻揖禮告辭,道:“他日君掌玉令,願君天下為先。”

“此亦為我之固願。”薑淩道。

雷刹勉強一笑,他與薑淩之前也算所得,隻是,世情更變膈下生刺,難以心安。偏院侍從恭敬引他出院,一路送他出府,沉默緘口一字都不多言,雷刹在遠遠瞥見瑜王妃李氏坐在一株花木下,身後侍婢捧著食盒,提著食籃,應是前往偏院送膳,不知何故竟在此處逗留。

她可知自己的良人已經換了一人?

.

雷刹回到歸葉寺,將薑淩之事告知風寄娘與老叔。

風寄娘驚歎,寄煙寫道:徐知命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