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泡菜效應——人是環境之子(1 / 1)

韓國泡菜可能我們都吃過,但我們這裏的泡菜可不是那個泡菜,而是“泡過的蔬菜”。想想看,你在冬天的時候從外麵買來一堆大白菜,它們本來是相同的菜,當你將這些白菜泡在不同的佐料裏,一個用蒜泡,一個用醋泡,一個用孜然泡,一個用辣椒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再來嚐這些白菜的味道,是不是發現它們各有各味,已經完全不同了呢?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講的“泡菜效應”啦,它要說明的就是泡菜湯料的重要性,相同的菜,在不同的湯料中浸泡,時間一長,原本一樣的菜,味道都變了。當然,我們現在要說的是人。

我們都知道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比如一個三胞胎兄弟,他們擁有相同的基因和相貌,由於父母的原因,不得不被分開撫養,於是一個跟隨父親去了美國,一個被送到了鄉下奶奶家,一個則留在大城市跟母親一起長大。等到二十年後,三兄弟再聚首,你會發現他們都變了,雖然他們長得還是很像,但是氣質和談吐完全不同,你可以很容易分清楚到底誰是誰。因為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他們在不同的環境裏長大,所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接觸到的是不同的人,耳濡目染的是不同的世界。於是,漸漸的,原本相同的三個人開始發生不同的變化,他們的思維、視野、世界觀、看問題的角度都會發生改變,盡管外表相同,但是內心世界卻有著天壤之別。這就是泡菜效應所造成的影響。

一傅眾咻的故事我們都聽過,一個楚國人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齊國語言,於是請來一個齊國人教他,結果孩子學了很長時間也學不會,原因很簡單,因為盡管他有一個出色的齊國老師,但是敵不過爹爹媽媽街裏街坊全都講楚國話。後來這個楚國人把這個孩子直接送到齊國去,沒多久他就學會齊語了。

這就是泡菜效應的古老詮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環境是多麼重要。我們經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環境可以影響、改變和造就一個人,而人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環境之子”。我們在破窗效應中已經提到了“孟母三遷”,“孟母三遷”的原因正是因為孟母知道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外界給他什麼樣的信息,他就會順著這個信息去發展,也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為的就是讓他們受到良好環境的影響,從而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當然,不僅是孩子,其實那些自命已經思想成熟的成人同樣會受到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呢,就拿你自己為例吧,你跟什麼樣的人待的時間久就會不自覺地形成什麼樣的習慣,盡管你不自知,但是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卻會發現你身上的改變。所以別看你自詡意誌堅定,同樣被泡菜效應影響著。如果不想自己被帶“壞”,那就讓自己盡量往好人堆裏紮吧,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