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球時,我們用的力氣越大,球就會跳得越高;但是如果拍球的力氣太大,完全超出了球所能夠承受的範圍,那麼球便會被拍破。由此,心理學家們得出了“拍球效應”:在生活中,毫無壓力會讓我們懈怠,承受一定的壓力卻能夠激發自我的潛能。也就是說,適當的壓力有助於我們獲取成功,而過度的壓力則會將我們壓垮。
1908年,心理學家葉克斯和道森通過動物實驗很好地論證了拍球效應的正確性。他們發現:個體活動的效率和個體承受壓力的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函數對應關係,這種對應關係可以表現為一種“倒U型”曲線。也就是說,當個體因工作難度提高等原因而感到壓力時,會帶動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克服困難的意誌力的增強,此時壓力的增加能夠提高個體活動的效率;並且,當壓力水平為中等時,個體的效率最高;然而,如果壓力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則會給個體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不僅會使個體的效率降低,而且會給個體的身心造成傷害,甚至將個體壓垮。
因此,生活中,那些能夠獲取成功、暢享幸福生活的人往往是懂得控製壓力的人,他們會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卻不會任由其增大,他們懂得及時地釋放壓力。
克裏拉美是一位外表嬌弱的女性,然而她卻是廣告界赫赫有名的策劃大師。我們知道,做廣告策劃的人往往要承受非常大的工作壓力,因為他們隻有高密度地創新才能夠在同行業中站穩腳跟。然而,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價值,讓自己有所成就,克裏拉美主動選擇了廣告策劃經理這一職業,並且從未後悔。
克裏拉美的辦公桌上擺放著生機盎然的雲竹,牆壁上掛著顏色鮮明、歡快的畫。她說:“有人覺得我過得很輕鬆,有人覺得我一定被壓力折磨得疲憊不堪,其實這兩種生活方式都不正確,事實上並非如此。我享受壓力,也享受輕鬆。和很多廣告策劃人一樣,我也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隻是我對待壓力的方法有些不同罷了。很多人成了工作的俘虜,被巨大的工作壓力牽著鼻子走,越是這樣,工作情況就會越糟糕。而我幾乎不會讓無關緊要的事情來妨礙自己的工作,當我感到有壓力時,我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看看是不是讓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絆住了腳。對待工作,我會端正自己的心態,不逃避,也不厭煩。除此之外,其實,適當地改變一下周圍的環境有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當我感到壓力很大、疲憊不堪的時候,就會去花店買一束鮮花放在桌子上。那時,我的心情就會立刻變得輕鬆起來。”
克裏拉美選擇了從事壓力巨大的工作,而這樣的壓力也成就了她的輝煌;但同時她也懂得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及時減壓,讓自己過得盡可能地輕鬆。從克裏拉美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壓力要被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才能給我們以積極的影響。
克裏拉美用自身的經曆向我們講述了拍球效應的智慧:壓力是把雙刃劍,給自己壓力,你會更接近成功;但同時也要懂得緩解壓力,將壓力有效地控製在我們可承受的範圍內,這樣才能避免自己為壓力所傷。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當我們將這樣的心理學智慧運用於自己的生活,相信我們的人生會由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