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齊加尼克效應——給你的情緒鬆鬆綁(1 / 1)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齊加尼克做過這樣一個名為“困惑情景”的實驗:

齊加尼克隨機找到了一批誌願者,並把這些人平分為兩組,隨後要求這些被試者在同樣的時間裏去完成20項任務。在實驗期間,齊加尼克幹預其中一組被試者的工作,並且讓他們因為被幹預而沒能完成任務;而對於另一組來說,齊加尼克則放任他們自由地工作,且保證他們完全順利地完成任務。實驗結果顯示,雖然這些被試者在開始接受工作任務的時候都非常緊張,但是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的一組被試者在完成工作任務後就不再緊張了,而那些沒能完成工作任務的被試者則始終非常緊張,在實驗過後他們仍然在惦記那些沒有做完的工作。

這一實驗結論後來被心理學家稱為“齊氏效應”,也可以叫做“齊加尼克效應”。那麼,什麼是齊加尼克效應呢?心理學上所謂的齊加尼克效應是指人們由於工作壓力而引起的心理狀態上的緊張。這一效應告訴人們:當一個人在接受某項工作或任務的時候,這個人就會不自覺地產生一定的緊張情緒,而且這種緊張的情緒往往隻會在工作或任務完成之後才會完全消失。如果這個工作或任務未能完成,那麼這種緊張情緒就不會消失。

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心理負荷越來越重。比如學生們在學習時會帶著考試升學的緊張情緒、職場中的白領們在工作中也會帶著升職加薪的緊張情緒……齊加尼克效應可以說無處不在,誰也不能幸免。

實際上,適度的心理緊張狀態有利於人們集中精力,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或學習任務。但是,如果長期處在緊張的心理狀態下,就不是一件好事兒了。這是因為人在長期緊張的心理狀態下,身心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心跳急促、呼吸加快、思維運行變慢甚至停滯,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做任何事情都是低效率的,而且還很可能引起身體方麵的疾病。

心理學認為,放鬆的心理狀態對於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好處的。當你躺在一張非常舒服的床上,耳邊放著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這時候的你就處在放鬆狀態。人處在放鬆狀態的時候,也是人的心理潛能可以得到最大開發和釋放的時候。因此,如何放鬆人們的心理狀態,消除緊張的心理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們提出了很多幫助我們消解緊張情緒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放下壓力的包袱,平衡自己的心態。很多情況下,當你的競爭對手與你的實力不相上下的時候,誰的心理素質好,誰就更有可能打敗對方,取得最後的勝利。壓力會讓人覺得不知所措,甚至在緊要關頭影響人們正常水平的發揮。隻有將心態放平,才能夠在關鍵時刻超常發揮。舉一個例子,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射擊選手杜麗在頂著上屆奧運會冠軍以及為國家爭奪第一塊金牌的壓力下,心理狀態高度緊張,以至於在開始時發揮失常;在後麵的比賽中,她放下壓力,積極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從而後來居上奪得金牌。

要學會接受自我的緊張情緒。當你感覺心理緊張的時候,不要排斥這種情緒,要試著接受它,麵對它。你可以在心理上暗示自己“我確實緊張了,不過我不能因為害怕而坐以待斃”。甚至你可以想象最壞的結果,接受並正視這種最壞的可能性,“最壞的結果我都能接受,還怕什麼?”這樣一來,你的緊張情緒就會慢慢得到緩解了。

最好萬全的準備。自信來源於充足的準備,如果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做好萬全的準備,那麼你的信心自然就會提上來,而緊張情緒也會慢慢消解。

懂得巧妙的自嘲。學會自嘲也可以讓自己迅速擺脫緊張的心理狀態。惠普公司的前CEO奧菲利亞曾經在一次重要的商業談判中,衣服的扣子突然掉了,內衣露了出來,起初她覺得很緊張、很尷尬,但是她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心理狀態,她幽默地說:“時代的快速發展要求我們奔跑前進,在我們準備脫掉衣服跑起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忘記穿運動褲。就這樣吧,我們快點結束這個談判,以便我早點回家換衣服。”

不過,影響心理情緒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們在選擇預防緊張的心理情緒的時候,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症下藥,巧妙地給自己的情緒鬆鬆綁,讓自己更加自如地麵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