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預防、保健與其他(1 / 2)

小兒需要打哪些預防針?目前我國傳染病的發病情況如何?

隨著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人們對打預防針逐漸認識和重視,預防針的種類也逐漸增多。嬰兒從出生到1歲,要進行七種疫苗接種,除小兒麻癉疫苗口服外都是打針,如果把“白百破”分開計算就是九種了,有丨卡介苗、“白百破”、小兒麻癉、麻疹、“乙腦”、“流腦”、乙型肝炎等疫苗。打預防針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傳染病,即讓小兒自己產生對多種傳染病的抗病能力一免疫力,不得或少得傳染病,即使傳上病也很輕。我國從解放後一直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很多疫苗免費接種。1978年開始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計劃免疫,經過10年的努力,兒童接種率達90以上。傳染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脊髓灰質炎(即小兒麻癉)發病率下降94外,白喉下降98,百日咳下降97,麻疹下降96?以上材料充分說明打預防針的重要性,因此,為了保證小兒的健康成長,必須定期進行接種。

卡介苗是什麼?為什麼要早種?

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菌苗,初生後3天之內接種,漏種者要在兩個月之內補種。卡介苗是取二位發病者的字頭命名的。這種菌苗是采用結核菌經過多代反複培養成沒有致病性的細菌,給小兒接種後很安全,可使孩子在未接觸到結核病菌之前就產生對結核病的免疫力,從而大大降低了結核病的發病率。由於我國城市人口密集,隨地吐痰的大有人在。吐出來的有結核菌的痰塵土可到處飛揚,經呼吸道便可吸入,如果抵抗力低下或吸入量大就能得病,為此要提高認識,自覺地改變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檢查卡介苗接種效果的方法是在左臂上方如有一黃豆大的小瘢痕即為接種成功,其效力維持6年,7歲時複種。對已經感染結核的孩子就不能再種卡介苗了,再接種不但不能預防,反而使原患結核的疾病加重,因此,必須在未感染結核菌之前接種卡介苗才能起到預防結核病的目的。新生兒出生後還沒有機會接觸結核菌,所以接種卡介苗既安全又可預防傳染,這就是要早種卡介苗的原因。

什麼叫“白百破”預防針?

“白百破”疫苗即白喉、百日咳及破傷風三聯預防針,可以同時預防這三種危害較大的傳染病。白喉是一種較嚴重的傳染病,白喉杆菌由呼吸道傳人,引起咽部、扁桃體發炎,形成假膜。喉部白喉更可怕,可以堵住呼吸道引起窒息死亡或繼發肺炎。白喉菌產生的毒素對心肌和神經係統都有損害,對其它髒器也有損害。人群中在未實行預防接種以前2~5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髙,小嬰兒因有從母體帶來的免疫力能維持幾個月,得病的較少;百日咳也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得此病很痛苦,小兒陣發性痙咳,有的孩子彎腰、探頭或蹲在地上,臉憋得通紅,一陣連續咳嗽以後深吸一口氣帶回聲似雞叫,合並肺炎就更嚴重了,此病沒有特效藥,急性期、恢複期加在一起咳嗽近百天,夜間咳嗽發作更重影響睡眠,小兒非常衰弱,憋氣嚴重的可因缺氧發生窒息和抽風,即使治好了也要留下愛咳嗽的毛病;破傷風為人們所熟悉,從新生兒“四六”風到各個年齡外傷後感染的破傷風均可抽風、窒息、合並肺炎、肺不張、心力衰竭等,抽風嚴重者可直接致死。這三種疫苗混合製成一種針劑,其中百日咳菌苗為死菌苗,白喉、破傷風為細菌產生的類毒素,注射後能產生對此三種疾病的免疫力。嬰兒生後第3個月開始注射,到5個月共注射3次。家長應注意的是隻注射1次無效,所以不要怕麻煩或怕有反應,必須堅持注射完。1歲、4歲、7歲還要注射加強針,才能鞏固預防效果。

小兒麻痹疫苗為什麼口服三種藥丸?

脊髓灰質炎疫苗俗稱“小兒麻癉”椿丸。糖丸分為紅色(工型,黃色型)、綠色(見型)三種,其中含有減去毒性的活疫苗,口服方便,無痛苦,易被小兒接受。從生後兩個月開始口服,每月1丸。1、2、1型藥丸要依次序服用,因為小兒麻癉母病毒感染,經消化道傳染,該病毒分為三型,以I型多見。少吃1丸就是少接種一個型的疫苗,少吃-兩丸就是少兩個型的疫苗,所以必須全部吃完。以後於1歲、歲各服1丸混合疫苗,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事實證明:三個型藥丸都服過的孩子沒有發病的。另外服法得當對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也至關重要,嚴禁用開水化開糖丸,以防病毒被燙死而失效。通常把糖丸從冷藏瓶中取出,用一個小酒杯把糖丸放入杯中擀碎,馬上給小兒喂入口中,迅速溶化咽下,再喂點涼開水,半小時以內不能喝熱水和熱奶。服後有輕度腹瀉不要緊,很快就會自愈。如因病漏服糖丸者一定設法補上。千萬不要忘了一共要要給孩子吃3個糖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