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扁桃體肥大和扁桃體發炎時該怎麼辦?
扁桃體也叫扁桃腺,醫學上稱齶扁桃體,它是咽部最大的兩個淋巴團塊,過去我們僅僅認識到扁桃體是呼吸道的“門衛”,它能保護喉、氣管和支氣管、肺外來的細菌和病毒直接侵犯;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扁桃體還能產生抗體,直接參與全身的免疫功能。嬰兒生後3~6個月由母體得到抗體,而自身抗體的形成要到4歲左右才能逐漸完成;因而扁桃體對兒童是很重要的。
扁挑體的大小常因人而異,一般說來兩側扁桃體的大小相差不大,但也有一側大一側小的。扁桃體的生理性肥大常見於2~5歲的小兒,且常有家族史。由於反複的感冒,扁桃體受炎症刺激而引起淋巴組織增生,從而產生扁桃體增大,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切除扁桃體,特別對4歲以前的兒童,切除扁挑體要更加慎重。
但是扁桃體的過度增生肥大對兒童的健康是極其有害的,肥大的扁桃體造成阻塞而引起呼吸不暢,在晚上睡覺時由於肌肉處於鬆弛狀態,呼吸不暢更為明顯,表現為睡眠不好,有鼾聲,易驚醒、白天易睏,精神不振。要是得了感冒或急性扁桃腺炎,扁桃體突然腫大,阻塞突然加重,可引起嚴重呼吸困難,曾報道有因此而引起窒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的,這是非常危險的。
扁桃體急性發炎是一種常見病,多數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嬰幼兒少見,在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中很常見,多發生在春、秋氣溫變化大的季節;它起病突然,有髙燒、咽痛,吞咽時咽痛加重,因而孩子拒絕進食;若發生於幼兒,還可產生抽搐、嘔吐、腹瀉等症狀;經過藥物治療1周左右即可痊愈。當多次反複發生急性扁桃體炎時,就形成扁桃體的慢性發炎,這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十分有害。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對於營養物質的需求比成人要多,而反複的急性扁桃體發炎、高燒本身就是一種消耗,再加上咽痛、進食困難,營養物質得不到補充,這樣的孩子可表現為消瘦,體弱,發育和營養不良,貧血等,這些嚴重地影響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
有慢性扁桃體炎的兒童還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喉炎、氣管炎、中耳炎及頸辟巴結炎等;慢性扁桃體炎也可以變成一個病灶,由此可引起風濕病、關節炎,心髒病、腎小球腎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紫癜以及某些皮膚病,如牛皮癬、多形性紅斑等。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在扁桃體反複多次發炎時,或扁桃體變成身體的一個病灶時,它已成為一個“禍根”,必須加以切敘。
過去人們對扁桃體的免疫功能認識不足,對扁桃體切除術的適應證訂的很寬,不該切除的扁桃體也切除了,這是不對的。扁桃體是重要免疫器官,變成慢性扁桃體炎時又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那麼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做扁挑體手術?對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找有經驗的醫生檢查、谘詢。他們會根據孩子的病情和他們的臨床經驗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我們提倡防病為主,對扁桃體發炎也不例外,要強調正確的喂養和飲食,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經常鍛煉身體和進戶外活動、注意營養和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這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是必需的,對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也是重要的;此外,養成刷牙的好習慣,經常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對預防扁桃體炎也有好處。
兒急性喉炎有什麼危險?兒童慢性喉炎為什麼男孩多?
一天晚上10點,我科急診收入住院一個13個月的男孩,父母親告訴我們,當天中午發現孩子發燒,咳嗽呈“空一空一”聲,下午3點發現孩子呼吸不暢,入院後雖經積極治療,呼吸困難逐漸加重,晚12點作緊急氣管切開術;術後呼吸困難緩解。經過6天的藥物治療,拔掉氣管插管,痊愈出院。這是一個比較重的典型的急性喉炎的患兒。在門診和急診小兒急性喉炎並不少見。
小兒急性喉炎。多發生在春、冬兩季,多見於1~3歲的小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喉部發炎,起病常常較急,突然發燒,伴有“空、空、”咳嗽,我們叫它犬吠樣咳嗽,像狗叫一樣,有時聲音啞,並常伴有呼吸不暢或呼吸困難,吸氣時特別費力並發出喉喘鳴的聲音,嚴重時可產生明顯的缺氧,這時患兒煩躁不安,不能入睡,出冷汗,麵色由發紅變成發白或發紫,若不及時搶救就會有生命危險。為什麼小兒急性喉炎會出現危險呢?原來,小兒和成人比較,喉部有它的特點:小兒的喉腔較小,喉軟骨支架力弱,喉內粘膜鬆弛,粘膜下軟組織比較豐富,因而喉部且發炎粘膜很容易腫脹,在一個小的喉腔裏,腫脹的粘膜加上發炎時喉腔裏粘痰附著,而小兒的咳嗽和喉部排痰功能還不健全,很容易因喉腔狹窄和阻塞引起窒息。由於醫學的不斷發展,多數急性喉炎的患兒都可以用打針、吃藥治愈,而真正需要做氣管切開的已經不多了。但當病情比較凶險、延誤治療或治療當時,為緩解呼吸困難,搶救患兒的生命,氣管切開還是必要的。
兒童慢性喉炎多見於學齡前兒童,男孩多見,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而這種聲啞的特點是反複發生、時輕時重,絕不產生呼吸困難。產生這種慢性喉炎的主要原因是用聲過度和用聲不當,其它原因還有慢性咳嗽,呼吸道其它部位的慢性發炎等。幼兒園的孩子,特別是男孩發生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如唱歌、朗讀時互相比賽看誰的聲音大;男孩在一起玩打仗,“衝呀!殺呀”亂叫一陣,都容易使聲帶水腫、
發紅,時間長了可引起聲帶肥厚或聲帶小結,產生聲音嘶啞。兒童慢性喉炎的治療在急性可口服抗生素和激素,但主要的是讓孩子少說話,使過累的聲帶得到休息,但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I的。因此,慢性喉炎的預防更加重要,幼兒園的老師要了#一些兒童發聲的生理衛生知識,唱歌、朗讀時不要大聲喊叫。有慢性咳嗽時要及時治療,還要定時給孩子喝水,以免咽喉幹燥引起發炎。
小兒為什麼打呼嚕?
你的孩子睡覺時打呼嚕嗎?一般說來,孩子睡覺時應該是安靜的,呼吸是均勻的。但睡覺時打呼嚕也不一定準有問題,要區別情況而定。打鼾時的呼嚕聲是怎樣產生的?睡覺吸氣和呼氣時,上呼吸道的管腔是有變化的,吸氣時上呼吸道的肌肉收縮,管腔緊張,擴大呼氣時肌肉鬆弛、管腔縮小,當氣體通過狹窄的管腔時,鬆弛的粘膜發生振動,就產生呼嚕聲。
孩子打呼嚕也叫打鼾,它不一定都是病。假如你的孩子平時覺打鼾,僅在偶爾的情況下,如感冒以後或玩的特別累才打,且鼾聲不大,僅在平臥時出現,側臥時就消失,鼾聲平穩、均勻,這是沒有問題的。但若平時睡眠時有打鼾,鼾聲很響,呼吸不均勻,鼾聲時大時小,嚴重時還伴有呼吸暫停現象,這就是病態;由於呼吸道不暢,吸入的氧氣不足,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不能充分排出體外,這樣就產生血液中氧氣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這不僅直接影響心髒和肺的功能,大腦處於慢性缺氧狀態,孩子常表現出睡眠不實,常驚醒、躁動、驚動等;由於睡眠質量差,孩子白天發睏,精神不佳;時間長了便會引起嚴重後果。引起小兒打鼾的原因很多,鼻子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I咽部的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以及某些喉部和氣管的疾病等。
對於小兒鼾聲症決不可等閑視之;打鼾的孩子一定要到醫院耳鼻喉科去檢查,一般都能查出打鼾的原因,而且治療效果絕大多數都是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