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厚利適銷”的講究
在商界,有很多商人並不把薄利多銷看成是一種最佳的商業模式,她們認為厚利適銷才是營銷的根本。比如,有商人認為薄利多銷就等於資源浪費、勞動密集型、粗放型、低附加值產品等概念,這最終會拖垮企業。比如義烏小商品市場,長期以來,價格成為義烏小商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最有利也幾乎是唯一的武器,在許多海外市場,義烏貨已經成為“低價產品”的代名詞。低價就意味著薄利,利薄了,隻能靠量來彌補。然而,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薄利多銷這種傳統經營觀念在國際市場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接二連三的反傾銷封死了一條條中國產品通往國際的道路,而歐盟和美國的做法很有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對象。
2003年3月份開始,福綿的服裝銷量銳減,上億元的服裝被積壓,成本21元一條的褲子,甚至3元就批發出去。直到8月份情形才有所改善,有不少老板在2004年一年就把前幾年賺下的辛苦費都貼上了。有賬可算的,加工一條褲子賺0.5到1元,規模越大越有賺頭,前期賺的不斷投入,擴大規模,一旦市場風雲突變,人工、積貨、還貸壓力一並襲來,前幾年積累的薄利哪堪折騰?因此福綿也大力開展自有品牌建設,打造厚利產品,另外積極引進資本,多層次開發上下遊產業,以期產生更豐厚的利潤。最後,廣西玉林福綿就成了“世界褲子之都”。
“厚利適銷”是企業在市場的特定環境條件下采用的特殊策略,它能使產品在一次銷售中獲得豐厚利潤。但它同樣承擔著風險,這些就表現在:企業有較強的實力,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穩坐釣魚台;在企業有充裕的生產資金,足以彌補產銷周期中時間差造成的一定量的經濟負擔;企業的產品必須具備獨有的“專利市場”,而且在產銷周期中的時間差內,不會有競爭對手;掌握市場產品及其銷售量、銷售價的脈衝曲線,伺機而動,見機行事。在最佳時機高價推出產品,一次性解決問題。“厚利適銷”策略一般情況下不足取,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企業擁有特殊的產品,可以應用之,從而一舉取勝。
善於經商的猶太人就非常注重“厚利適銷”的營銷策略,他們認為在靈活多變的營銷策略中,為什麼不采取別的上策而采用了下下策?賣三件商品所得的利潤隻等於賣出一件商品的利潤,上策是經營出售一件商品。這樣,既可省了各種經營費用,還可保持市場的穩定性,並很快可以按高價賣出另外兩件商品。而以低價一下賣了三件商品,市場已飽和了,你想多銷也無人問津了,利潤起碼比高價出賣者少了很多,並毀了市場後勁。這種“厚利適銷”的營銷策略,是以有錢人作為著眼點的。既然是富裕者,他們付得起高價,又講究身份,對價格就不會那麼計較。相反,如果商品定價過低,反而會使他們產生懷疑,俗語說“便宜無好貨”,這句話對富有者印象最深。精明的商人就是善於這樣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開展厚利策略經營的。
膽可以很大,心一定要細
膽大心細,應該是生意人必備的素質,膽大心細的態度,敏銳的感覺,加上細致觀察、判斷、分析、處理,構成賺大錢的女性的商界心經。
1.用小腳步走大道路
在商界,具有敏感的分析能力與處理問題能力的女性懂得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她們才具備賺錢的能力。因為經營企業隨時都可能存在風險,不能正確估量事情的價值,就難以拿捏金錢。所以在經營時,一方麵要豁達,另一方麵又要敏感,對事物做到膽大心細。氣魄要宏大,見聞要廣博,在處理業務時能做到井然有序,這樣就能促進事業的發展。我們經常看到做生意的人對事物反應相當敏感,一有變動,他們就有強烈的反應,這就像儀表上的指針,隻要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它們就會有敏銳的感知。在生意場上就應當像狼一樣具有很強的靈敏度,這樣才能在商場上應對複雜的人與事。
“米糧香,肉豬肥,魚鴨歡,一年到頭忙,天天有錢賺”,描述的是雙鴨山市寶山區七星鎮楊木崗村徐顯峰創業致富的情形。徐顯峰憑借著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在農村大展身手,成為村裏的種植大戶。他的16坰地分別種植了白瓜、黃豆、玉米,其中黃豆的種植效果最好,白瓜的產量雖低,但因價格偏高,利潤也較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