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洞察入微,刨根究底,不容你打半個馬虎眼。正如後人對他的評價,洛克菲勒是一名統計分析、成本會計和單位計價的先驅,是今天大企業的“一塊拱頂石”。到了老年,洛克菲勒精細的習慣仍然沒改變。有一日,他向秘書借了5美分,當洛克菲勒給秘書還錢的時候,秘書不好意思收取,洛克菲勒馬上大怒:“記住,5美分是1美元1年的利息。”由此可見,洛克菲勒對於金錢的計算是相當精明的。
一些生產商為減少一丁點的成本都會采取很大的力量,因為他們懂得自己做的是長遠生意,任何一個微小的數字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都將演變成質的變化。這也是他們之所以能更成功的原因。女性把生活中的精打細算運用到工作中、事業中,從長遠來看,就是為自己節約了一筆龐大的資金,從而讓更多的金錢湧入自己的口袋。
“利”與“銷”莫失衡
“薄利多銷”與“厚利適銷”是企業經營者經常應用的兩大法寶,各有利弊,如運用得當將使企業獲得較好的效益。
1.“薄利多銷”的策略
“薄利”與“賺錢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將兩者等同起來。可能從表麵上來看,從顧客身上賺的錢非常少,但恰恰是這種少,才會招攬更多的顧客,將從每一位顧客身上賺取的少量錢集合起來,就是一筆可觀的財富。所以,小本也可以獲取大利潤。
女性在開服裝店時多會在價格與銷售上表現出各自的利弊,比如一些比較善於銷售的女店主,她們絕對不會在商品上貼上具體的價格,而是根據顧客的不同條件開出各種價格標準,這種銷售模式所收獲的利潤比較有彈性,利益很客觀。但是有些女店主則不喜歡花時間在一對一的銷售上,她們會對各種商品明碼標價,顧客覺得合適就買下,不合適也不做強留,這種明碼標價的弊端就在於所標出來的價格一定要偏低,一眼就能讓顧客接受。這種銷售,不會以收獲單件商品利潤為主,而是在走銷量,從銷量中把利潤掙回來。所以不同的人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銷售模式。
那麼,薄利多銷作為一種重要的銷售策略,商人應該如何為自己所用呢?
“薄利多銷”的戰略原則適宜企業經營管理的所有範疇。單就產品銷售因素說,它既能使產品輕快地進入買方市場、提供有效供給、服務於社會、產生產品的綜合效益,同時,又能促進企業生產力的充分發揮、增加生產、加速資金周轉速度、盤活生產資金,是增加企業盈利的有效管理手段。
在實際經營管理中,“薄利多銷”的原則被廣泛應用於下列幾個方麵:一、產品有生命力,但銷售步入低穀時,應該采用薄利多銷的原則,這樣就可增進顧客的購買欲,以刺激產品供銷環節的周轉、挖掘產品的潛在效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二、逐漸被市場淘汰的產品,不會再有起色,以多銷微利保本為原則,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此時就必須爭取時間,開發出新產品。三、市場上同類型產品多,競爭激烈時,就可以采用薄利多銷、降本讓利策略,可爭奪同類產品的顧客,促進本企業產品覆蓋率、輻射率、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四、新產品試銷階段,以薄利多銷方式盡快使產品進入市場,擴散影響,提高知名度與應用頻率,建立市場信譽和威信。五、市場消費基金受到宏觀調整、資金緊缺時,采用薄利多銷,能很快籌措資金,吸引及導致市場購買率的傾斜,形成對企業產品有利的經銷勢態。六、原料來源充足、生產工藝簡單、技術性一般、產量高、市場及企業吞吐量大的產品,可以采用薄利多銷的原則,使“原料——產品——商品——資金——原料”的良性循環加快,充分發揮企業設備效益、資金效益、技術效益,形成較穩固的生產、供應、銷售三位一體基礎與發展實力。
泰國首都曼穀有好幾處商場專門銷售象牙製品、魚皮等。這些商場抓住大多數顧客的心理,專門為他們準備了帶有紀念意義且價廉物美的小禮品,深受顧客喜歡。柯裏郎發現了賺錢的良機,決定在廉價商場旁開一家廉價熱帶水果店。他從帕塔雅等地運來新鮮芒果、菠蘿、椰子等水果,按整箱100銖的價格銷售,雖然利潤小,但是一天能賣掉上千箱,生意越做越大,以至於許多原來到廉價商場購物的顧客,紛紛湧入他的商場。因此,柯裏郎享受到了賺大錢的喜悅。
在有利的條件下采用薄利多銷的原則,讓銷出去的產品收獲更大的利潤,如此的戰略原則才能正確地獲利。如果隻追求薄利多銷,沒有策略可言,那麼很容易導致利潤空間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