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各有緣法(二)(2 / 2)

“第二境神識,也可喚作外視,火候不到,是體會不到其中玄妙的,我隻能給你粗淺的講一講,到了這一境,運神可一日之間遍閱三山五嶽,先知先覺,快人一步,有那道行高深的前輩高人,甚至可運神隔了數千裏作法拿人,當真如羚羊掛角,不留痕跡。”

這時,少年突然道:“就像是演義中的千裏眼跟順風耳一樣吧?”

“你如果這樣理解也不錯,”向承點頭道:“到了煉神這一重,便能靠著法器的助益實現飛行,倏忽千裏青冥,乘風萬裏來去,這便是凡人口中的仙了。”

“再來便是元神了,人身有三魂與七魄,合而便是元神,到了這一境,沒有天才的資質,悟性,毅力與氣運,是萬難成功的,古來不知多少修士卡在這裏,遲遲不敢動作,要知道合了元神便有道劫降臨,過不去便身化灰灰,便是連轉劫重修都不可能了。”說到這裏,向承突地感慨起來。

少年自小便愛讀些神怪誌異的書籍,這類書籍最能啟發人的才智,聽到這裏忽然有所領悟,說道:“我看越是遲遲,越是過不了,最後隻能卡在這裏了。”

向承說道:“不錯,短短一句話便點透了其中關鍵,修行本是逆天行事,不能有絲毫敬畏之心,可笑世間那些庸才,終日戰戰兢兢,自以為是,卻不料早就失了本心,隻等壽元一盡,墜入輪回了。”

“元神既成,便免了壽元定數之苦了,自此以後,若小心行事,便可長生不老,隻是說來容易,有道是道劫易渡,人劫難免,修行路上,要想不沾因果是絕不可能的。”

“內視、神識、元神,便是煉神了,我也隻是到了神識一境罷了,至於第三重悟道,便是我也絲毫不明,隻能將我師傅說於我的轉述給你聽。”

“所謂悟道,唯有守竅,人身有竅穴,這天地自然也有竅穴,這竅穴喚作道竅,我師傅隻是唱了一首詞給我聽,說其中玄妙皆在這首詞裏,你聽聽吧。”說到這裏,向承不緊不慢的說道:“‘看山是山水為水,重重迷霧似是非,破開障葉恍然悟,身在山水心在天’。”

少年低聲複誦了一遍,眉頭時而緊皺,時而帶了笑顏,一副頗有所得的樣子。

向承笑道:“聽著是不是很簡單?我第一次聽到時也這麼認為的,誰想隨著修行日深,卻越來越不明白,隻覺得其中深意如淵,不知是誰作下的。”

少年聽了難得臉紅了紅,露出些少年人的朝氣來。

向承見了也不點破,繼續說道:“修行的事,沒那麼簡單,若想搏一場富貴,我傳你些煉氣口訣也就夠了,不說位及人皇,也能稱雄一方了,隻看你如何選擇了。”

方才向承說了修真了道的種種,其中艱難重重,若是尋常人早就知難而退了,在些深山老林清靜方圓之地,苦苦尋那莫測大道,飄飄渺渺,總不及人前顯貴,享樂一生來得實際。隻是向承多多少少了解少年的執念,深知阻不了少年,說這些話隻是試試他有多大決心罷了。

果然,聽了他的問話,少年絲毫猶豫也沒有,隻拿堅定的目光看著他。

向承歎了口氣,說道:“你心中如何想的我也清楚一二,隻是不知今日傳法與你不知是對是錯,罷了,今日是你的緣法,料不定何嚐不是我的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