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認天命,做應該做的事(2 / 2)

生命的責任係在我們的身上,如同一根無形的臍帶將我們與自己生活的圈子聯係在一起。自私地結束自己的痛苦卻給別人帶來心碎,或是無私地忍受生命的不公而給旁人帶來寬慰,這就是生命的境界不同吧。

生命中的有些東西沒有了,還可以期待,還可回憶,但最重要的是不要丟掉了自己關於人生的夢想,不要丟掉了自己對生命的責任。

一個人活著並不是隻為了自己,這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著的,如果你已經擔起了一副擔子,就不要隨便放下去。

有人會問:我確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又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我確實不喜歡身邊的人,又遇不到喜歡的人;我確實不滿意自己的待遇,又得不到喜歡的待遇,怎麼辦?

辦法隻有一個,改變自己的心態,聽從大師的智慧——認天命,做應該做的事。那麼如何改變心態?請看一例:

有一次,英國遊客傑克到美國觀光,導遊說西雅圖有個很特殊的魚市場,在那裏買魚是一種享受。遊客們聽了,都覺得好奇。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傑克發現市場並非魚腥味刺鼻,迎麵而來的是魚販們歡快的笑聲。他們麵帶笑容,像合作無間的棒球隊員,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著:“啊,5條鯉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了。”“8隻蜂蟹飛到了堪薩斯。”這是多麼和諧的生活啊!傑克問那麼魚販:“你們為什麼這樣開心呢?”

魚販說:幾年前,這個魚市場也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對什麼都不滿意。後來,大家認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變工作的品質。於是,我們不再為錢做生意,而是把賣魚當成一種藝術。再後來,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一串笑聲接著另一串笑聲。魚販還說:大家練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馬戲團演員相媲美。這種工作的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他們常到這兒來和魚販用餐,感染他們樂於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沒有辦法提升員工士氣的主管還專程跑到這裏取經:“為什麼整天在這個充滿魚腥昧的地方做辛苦工作,你們竟然還這麼快樂?”他們得到的回答是:“實際上,並不是生活虧待了我們,而是我們期求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時候,魚販們還會邀請顧客參加接魚遊戲。即使怕魚腥味的人,也很樂意在熱情的掌聲中一試再試,意猶未盡。每個愁眉不展的人進了這個魚市場,都會笑逐顏開地離開,手中當然還會提滿情不自禁買下的海產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是生活真的糟糕到需要抱怨,而是我們對生活的企求太高;不是工作真的無聊到需要討厭,而是我們沒有把它當作一件有趣的事來做。一個不打算滿意的人,誰也沒辦法讓他真的滿意,隻有轉變自己的心態,心靈才會變得快樂起來。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意思是,你能心平氣和,像嬰兒一樣無憂無慮嗎?世界上大多數麻煩,是因為私心雜念太多造成的。既要盤算利弊得失,又要猜度他人心思;既要懊惱過去,又要擔憂未來,如此思慮重重,心靈哪堪重負?如果以得失隨緣的心態,以活在當下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做事,自然而然地生活,不必要的雜念就少了,心靈就輕鬆了。

1871年春天,一個年輕人拿起一本書,看到了對他前途有莫大影響的一句話:“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當時他是蒙特瑞綜合醫科學院的學生,生活中充滿了憂慮,擔心不能通過期末考試,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等等。這句話卻使他從憂慮中解脫出來。他的名字叫威廉.奧斯勒,曾創建世界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學院,並成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講座教授,還被英國國王冊封為爵士。

40年後的一天,威廉·奧斯勒爵士對耶魯大學的學生發表了演講,他說,他之所以成功,完全因為那句話的影響,那句話讓他學會了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裏”。他還說:“按下按鈕,隔斷那些尚未到來的明天和已經過去的昨天,然後就保險了,你擁有的隻是今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為明天準備的最好辦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誠,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最好和唯一方法。”

如果一個人能專心於今天的事,他就用不著把那麼多稀奇古怪想法和擔心塞在大腦裏了,他就接近了“專氣致柔,能嬰兒”的境界。為什麼說接近而不是到達呢?如果你能專注於此時此刻,就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