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虎符與將軍號(3 / 3)

內閣們與六科官們靜靜等候著,崔景榮跑到了兵部做準備去了,他們這些人幹熬著。真的很煎熬,皇帝拒絕,說明對文官們還是滿意的,可以遷就的。一旦皇帝答應,就意味著天啟非常不滿意文官統兵的規矩。

天啟皇帝非常的像武宗正德皇帝,剛繼位依附東林,等魏忠賢幹掉了王安、魏朝,立馬就踢開東林。本人練武,加大淨軍規模,重用太監,四處派遣廠衛、宦官去邊塞視察,這種對軍事的熱愛,與武宗皇帝沒差別。

可誰敢阻擋這件事?其他時候,他們都敢跳著阻止。

可東林幹的那檔子事還沒有正式算賬,算完賬該死的死,該滾蛋的滾蛋。留下來的人,再怎麼蹦躂,也不會被清算,這就是規矩。

可現在沒算帳,誰蹦躂,天啟不介意將他拉上黑名單,一並清算了。

天啟打量著緊張的內閣、六科官,也看到了興奮的太監們,閉上眼睛,道:“準,授鎮虜軍虎符,賜朱延平驍騎將軍印,掌鎮虜軍虎符左符。另,追封朱延平之父為鎮國將軍,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其母二品誥命,其二位兄長為鎮海衛指揮同知。擇工部、禮部遣人,於太倉修建牌坊。”

韓爌倒吸一口涼氣,天啟給朱延平的賞賜太厚,賞的越厚,越表現出天啟對他們的不滿。更關鍵的是,他們隻是想給朱延平討個代理將軍號,可不是直接賜下的將軍號。

大明的將軍號總共六級,從高到低依次是大將軍、副將軍、副副將軍、前左右偏將軍、將軍、列將軍。

宣府鎮的鎮朔將軍、寧夏的征西將軍、甘肅的平羌將軍、兩廣的平蠻將軍,遼鎮的平遼將軍,隻是倒數第二的常設將軍封號。

整個大明諸鎮,隻有傳統上的九邊第一鎮大同鎮的總兵官掛征西前將軍印,勉強擠進四方將軍封號。

而朱延平的驍騎將軍是列將軍,好比漢朝的列侯,享受一切侯應該有的待遇,隻是沒有明確的食邑而已。

掛著這個驍騎將軍印,朱延平手底下握著兵,在京師軍界的地位直追薊鎮總兵王威。王威資格再老,戰功再高,隻要在薊鎮總兵的位置上,就不準掛將軍印。原因不需要詳細說,天子腳下一個總兵掛著將軍印,從職權上來說實在是太危險。

說白了,將軍印代表的指揮權,掛印總兵從職權上來講有獨自行動權和指揮權。而尋常總兵,遇到掛印總兵,就是下麵的一軍之長。

有這個將軍印,還有虎符,隻要有人拿著天啟的聖旨和虎符去找朱延平調兵,朱延平就能繞開所有人直接發兵。一切擋在他麵前的人,他殺了也白殺。

文官控製了兵權又如何?他們在中樞是通過兵部、六科和五軍都督府文官僉事控製的,地方上是通過按察使司、兵備道員和督撫控製的。再佐以控製的升遷、糧餉,才將兵權握的牢牢。

可真要較真,按著祖製來,大明明初重武輕文不是白說的。

韓爌張張嘴想要反對,他沒有勇氣,他也在清算範圍內。

六科官們無奈用印,從此,天啟有了第二支歸他隨意調度的親軍。遠比大內淨軍強,淨軍再多,也出不了皇城。可朱延平的鎮虜軍,就在皇城外,可以到處溜達。

天啟露出笑容,摸著光溜溜下巴,或許應該給鎮虜軍換一個真正的親軍軍號,上二十二衛,都已經腐朽的不像樣子,這些才是皇帝的私軍,調動連五軍都督府都管不著,但是都沒了,隻剩下個空架子,和一個個威風凜凜,非常好聽的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