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差不多。
皇帝孝道隻能做到此了。
甚至以前說過,不準修建設任何宮殿,都為了你老人家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居然破了例。
李威又走到戴著羃羅的武則天麵前,挽著她的手說道:“母後,若是思念父皇,等宮殿修好了後,兒臣再派一些宮婢前來此地,母親來追悼幾日,如何?”
武則天不作聲。
李威又說道:“母後,父皇生前想追封五嶽,因為身體不佳,國家多事,沒有成行。要麼,等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兒臣撥一百萬緡款項,讓母後率部分禮部、內侍省與太常卿官員,代先皇與兒臣,祭拜五嶽,也替父皇祈福,正好一兩年後回來,坤德宮建造完畢。母後也好在此小住一段時間。母後,意下如何?”
侍禦史任知古說道:“陛下不可,太後封嶽,自古未曾有之,況駕一行,非是一百萬緡錢所能解決,一路興師動眾,憂民動官,所需浪需將會是此數的數倍。陛下撥亂反正,正是奮發向上之即,怎麼有此決議呢?”
說得很有道理的,你撥出了一百萬緡錢,不是小數字。可夠不夠?五嶽,華州的華山,還有河東的恒山,河南的嵩山,山東齊州的泰山,江南道南方衡州的衡山。這一路行來,會有多遙遠,你自己兒都知道,需要一年多時間。雖不是你親往,然而太後親往,最簡單的禮儀得要吧,黃沙鋪路,清水灑塵,再加上修建一些小行宮供棲居之所,得多少錢?三百萬緡錢也未必夠用!
右補闕盧獻卻說道:“縱然這樣,太後與陛下和好,也是值了。”
武則天上台後,提撥了一些山東豪門子弟,比如盧獻,比如崔宣禮、李嗣真、李昭德、李元素、崔神基、崔元綜、李遊道,王勃的哥哥王濬,還有一些河東名門子弟,裴行本、楊執柔、薛謙光、杜肅、韋巨源、杜景儉,其他的名門如陸元方、袁恕己等等。
這也是武則天權術高明之妙,她痛恨的,打壓的是關隴權貴與代北權戚,可不能將所有名門世家,望門大戶全部打壓下去。她沒有這個能力,李威也沒有這個能力。這個問題,需要黃巢才能將它解決。
所以拉攏庶族,對山東望門,也表示了一定的尊重。
清查武則天這些走狗時,大多數人自持身份,卷入不深,或者沒有表態,考慮到他們的門第,以及罪行不嚴重,前後皆放了過去。有的人,還讓狄仁傑很欣賞的,比如李昭德、袁恕己等人,狄仁傑寫刻意寫了信,向李威做了推薦。
也不會馬上就要大用,繼續觀察。
隻有少數人貶出了朝堂。
盧獻算是前者,官職保留下來。這不是拍武則天的馬屁,名門世家子弟,也確實這樣想的。隻要母子和好,花再多的錢又算什麼?這是皇帝與太後,不僅是母子,還要為天下人做一個表率。
太後等於是半軟禁,皇帝改變主意了,留在京城,不敢讓她與官員接觸,這種心情能理解。那不僅是太後,是母老虎。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太後開心呢?玩去吧。
玩上一年兩年後才回來,總應當心平氣和了吧。真不行,再玩去,五嶽祈福完了,還有一些道家的名山,佛家的聖地,隻要國庫裏有錢。雖然用了些錢,然而她不在京城,可以讓皇帝安心做事情,這比什麼都好。
“盧卿言之有理。正是父皇的兢兢業業,母後十幾年的協助操勞,朕才繼承了這大好山河。朕讓母後前去五嶽,僅是為父皇祈福,又不是遍封五嶽,有何不可?”
這是第二次替武則天當著所有群臣,宗室子弟以及各國使節正名了。先用坤德宮裹獎,後清楚地說明了十幾年協助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