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一波波的,來了(1 / 3)

唐朝軍隊的大捷,再度使滿朝君臣野心膨脹。

直到此時,李治才派出使者前往吐蕃吊唁文成公主的喪事。

不僅是吊唁,有著濃濃的宣威作用。

起不起到作用,沒有人能知道了。程務挺卻因功封為平原郡公,不過對此人的軍事能力與統帥能力,李威與裴行儉都十分認可的。一個好的統帥,不僅是會作戰用兵,也要會撫恤下屬,比如裴行儉平定西域後,朝廷多賜財寶,幾乎全部賞賜給了將士。所以上到各個將領,下到各個士兵,樂為其用。再比如李威,與士兵共甘同苦,所以有很高的號召力。程務挺也善於安撫統帥部下。

對未來的將才,裴行儉評價,一是黑齒常之,二是程務挺,三是王方翼。象張虔勖之流,僅能與薛訥相似,也許成長起來,會是一個好統帥,眼下卻相差很遠。但肯定比曹懷舜之流要強。

這一戰傷亡不大,朝廷也舍得拿出財帛賞賜撫恤。

秋後的收成依然很好,於是又拿出一百多萬緡錢,繼續贖出部曲。前前後後,使遷往青海的漢人達到了接近四十多萬人。對此,李治十分重視的,青海不僅是關中前線,地理位置重要。還有原來的將士幾乎皆是兒子的嫡係部隊,要麼就是黨項人,這個黨項人不是唐朝子民,應當說,他們是兒子的子民。所以有了錢,贖出大部分部曲,不是善政,也起了稀釋的作用。但不僅是這些作用,從鬆州到河湟涼州,原有的百姓,遷移的百姓,再加所有的黨項人,使人口總數量就達到了超過一百萬。一半還是士兵家屬,特別是移民,移民遷移到青海幾乎沒有任何稅務,當地的稅務,僅是商稅。但付出的責任,就是一戶提供一名府兵,聽從國家指揮。

這一來,僅這一帶地區的百姓就能抽多達十幾萬的士兵。

青海的局勢,再加上唐朝北方大捷,使朝中許多大臣盲目樂觀起來,甚至進諫,召回諾曷缽部,重返青海。吐蕃不是要求和嗎?為什麼要占著青海繼續不放手?

看起來是可行的,就地就可以抽出十幾萬軍隊,再加上諾曷缽部又能抽出幾萬士兵,一下子就能將青海收回來了。而且是諾曷缽部返回,莫賀可汗的殘眾,有沒有勇氣反抗?

李威隻說了一句,行,若是明後年各邊境地區平安,我同意此舉。

這是不可能的!

李威也不會同意。雖然不斷地遷移,漢人比例還沒有真正達到一半人。最少再過幾年,使比例超過一半,整個黨項以及其他各胡能說上是差不多漢化了,才能行動。至少花了唐朝那麼多錢帛,死了那麼多將士,這個果實不應當是諾曷缽來摘。還要看吐蕃的局勢,就是出兵,也是讓吐蕃的主戰派先打,然後將他們打痛了,再用這個理由,吞下整個青海。

但不是這時候,邊境未穩,戰事不休,沒祿氏主動求和,不論從那一點,也不能行此下策。

接下來,是倭國的人將大批的奴隸押到了登州,再過一段時間,渤海灣冰封,不好登陸。本來各種產坊業的發展,加上航海又帶走了大量的部曲與佃戶,朝廷往青海遷移了幾十萬的百姓。從關中到劍南,再到河東河南,數道人口最密集的地區,缺少勞動力。有的大戶人家都開始怨聲載道了,朝廷贖部曲是善意,然而沒有了部曲,我手中幾百頃的地如何耕種?

大約押來了近六七萬名奴隸,幾乎一上登州港,就被轟搶一空。

唐朝君臣一個個裝聾作啞。為什麼唐朝禁止販賣人口,一直沒有得到實施,這是關係所有大戶人家的利益關係。沒有了人口販子,就沒有部曲來源,除非象武全子那樣胡來,有幾個敢這樣胡來的?所以屢禁不止。這一次,也是切關了所有大戶人家的利益,所有人又不吭聲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刺激得倭人哇哇地亂叫,又興衝衝地返回新羅,繼續作戰了。

金法敏在內憂外患之下,腳一翹,見如來佛祖去了,六歲的金政明即位。沒有多久,大臣金欽突、波珍興元與大阿真功皆叛。但此次謀叛,由新羅人在大同江畔扶持起來的一個偽高麗政權,報德國的偽王安勝與一幹大臣迅速將其撲滅。

金政明下詔讓報德王為蘇判(相當於宰相的職務),賜姓金氏,留京都,賜甲第良田。於是高麗的遺民報德國就此滅亡,此次新羅的謀判,居然無意中促成了新羅境內所有勢力的最終統一。

安勝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前麵一繼承蘇判,後麵聽到新羅使者金法本的消息後,立即與新羅幾個重臣商議。本來這是一群與唐朝交鋒交年的幹臣,隻是因為群龍無首,陷入短暫的慌亂,有了安勝主持,政務立即恢複正常。

安勝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向唐朝告喪。

唐朝也派了使者,來到新羅吊唁,然後冊封金政明為新的新羅王。

出兵的事依然拒絕了。

其次聽聞了倭人的事,立即組織軍隊抵抗。打了那麼多年的戰爭,新羅雖小,百姓戰鬥力,現在,短時是在倭國之上的。又暗中抽出一部分軍隊,登上了唐朝饋送的十艘海船,他們自己還有一部分戰船。將倭國注意吸引在南方,從北方的港口登上了戰船,順著西北風一下子航行到了倭國的本土。沒有金沒有銀,隻好也來擄掠。

隻好看能不能笑到最後,熬過去,隻要自己委屈求全,唐朝人也不好意思前來攻打的。倭國本土除了內部戰爭,很少遇到外部的侵略,加上大海人治理國家也可,國家升平了好幾年,一升平也意味著百姓缺少實戰的經驗。突然新羅人抵達了倭國,引起巨大的驚慌。而且倭國那麼點大的島嶼,還要拋去北方毛人居住的島嶼不算,就達到了幾百萬民眾。

新羅入侵引起了什麼樣的後果?

一次入侵,擄掠的財物與人口,甚至還洗掠了一個銀礦,使新羅幾達上百萬緡錢的收入。然後又派金法中帶著這筆錢,與梁金柱恰談,購買一批武器。這批武器到達後,又有天時地利與人和,戰爭終於陷入角逐狀態。

但也升級了。

大海人惱羞成怒,在大海上堵截一個船隊不大可能的,那麼寬廣的海麵,不是長江黃河,又沒有什麼雷達,除非碰巧了,才能碰到。於是集中了主力船隊,順著海岸線,一直向北方搜索。在漢江口終於將新羅人這一支船隊找到。但新羅倚據漢江的優勢,兵力從水路,從陸路源源不斷而來,直接將從唐朝買來的投石機,綁上火藥,向倭國船舶上投放。

兩敗俱傷之後,倭國退走,可是新羅人的船隊僅存下一半。打到這份上了,明知道唐朝的政策是一碗毒藥,也隻好喝下去了。雙方又將褲帶一係,再次派使者,前往唐朝,尋找梁金柱,恰談軍火業務。

唐朝得到消息終是要晚一些,可激戰如此,兩國使者不斷地前往唐朝,有的尋找梁金柱買軍火,有的是請求唐朝發兵援助,最後也得到消息。一個個膛目結舌。

但知道兩國這樣火拚下去,最後有可能都要差不多完蛋了。

然而那些大戶人家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管他呢,不打,上哪兒得到這麼多部曲,打得越多越好。

春天到來,此時洛陽城中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

太平公長越長越大,武則天也在擔心。然後鼓吹那一家那一家子弟長得好,才學好,門第好。然而李令月不屑一顧,反問了一句:“及不及我大哥。”

這時候沒有心理學,也不知道有戀兄情結這個詞彙,然而事態發展下去,肯定不妙的。

武則天與李治急愁了白發。

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先是廣搜人選,不一定象兒子,可一定有會一點文的啥,會一點武的啥。然後呢,相貌要生得好看,不然也吸引不了自己女兒的關注。再者就是家世,家世要好,自己最心痛的女兒,怎麼嫁給一個家世不好的弟子呢?

甚至連五姓七家明知道難度大,都海選了一番。

當然,這一切都是暗中進行的,最後如史上一樣,找到了薛家的子弟薛紹。能入武則天的法眼,這個薛紹長相絕對很英俊的,至少能與賀蘭敏之、明崇儼他們相比。就是後世的張昌宗兄弟也不過如此。

家世也好,出身於關中四望的薛家,其母親又是李治的親妹妹城陽公主,這一來是親上攀親。然後將薛紹喊來一敘,談了一談,倆人皆覺得不錯,談吐風雅有禮貌。嗯,就這個人了。

武則天才婉轉地說出自己的意思。

薛紹很高興,小公主長得漂亮不說,那個嬌寵,千嬌百媚也不能形容。太上皇與太後視若為掌上明珠,皇帝都百般的忍讓牽就,為了她,都破格做出很多事。立即答應下來。

李令月叛逆的性格,很讓武則天與李治頭痛的,讓她同意下嫁,這是一個高技術的活。於是做了一些安排,對李令月不提,但讓薛紹有意無意地時常在李令月麵前出現。然後高談闊論,其他人呢,得到了兩位老人家的授意,心中都明白,那怕說得不對,也一個個點頭稱是,然後深深的“折服”。這僅是文,還有武呢,然後踢球,人家一場比賽進不了一個球,他一場比賽最少能進五個球。那也是,貝利站在球場上,也得要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