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煙塵(1 / 3)

朝廷的授命,裴行儉根本沒有管。

難道一張貶書,就能挽救倒在橫水邊數千名唐軍的性命?

對這支軍隊,他從來就沒有想過想動用。要麼有這支軍隊分別駐紮在恒州與代州,能阻止突厥人南下河北。這是數萬唐軍,把守著各處的關書,隻要不貪功,曹懷舜好,劉敬同好,或者李敬玄重新啟用也好,有什麼區別?

但接到朝廷的詔書後,他相反地寫了一封急奏,朝廷要換人可以,不必對外聲張,繼續讓恒州保持著曹懷舜主持軍務的旗號。對此,李治不懂,依言而行。

恒州的軍隊於是一係列的換防,都悄悄地進行著。

裴行儉安然坐在代州不動,但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往關外,又派了一些人揚言,說阿史那伏念心中對叛唐猶豫不決,所以關健時候才放過了曹懷舜一馬,不然在橫水邊就能將曹懷舜軍隊全軍殲滅了。

布置完了,其他什麼動作也沒有了。

裴行儉這樣做,朝中大多數人看不懂。李威在朝會時,岑長倩已經按捺不住,舉起牙笏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想問一句,裴行儉在代州,按兵不動,幾萬大軍,消耗嚴重。有何安排?”

他是兵部侍郎,兼任了平章事,裴行儉一直不出軍,這一熬已經數月之久,他的壓力最大的。

“橫水一戰,突厥人士氣如何?”

“”岑長倩不敢回答。這一答,必然牽涉了朝爭,以及太上皇的用人失誤。

士氣僅是一部分,裴行儉按兵不動,主要還是反間計沒有到火候,比粟的軍隊也沒有抵達。後者也是李威擔心的地方。使者相互來訪需要時間,調動各部軍隊同樣需要時間,但鐵勒人行動還是過於緩慢了。兵貴神速,這種緩慢的集軍速度,一旦漠南失控,鐵勒人將無法抵抗突厥人統一整個大漠,況且還有仆固等部,對唐朝不滿意。

內幕李威不會說的。

知道內幕的大臣,同樣不多,不足十人,皆是李威的心腹。他們同樣也不會說的,裴行儉此時風頭一時無兩,有心人還是多啊。

繼續說道:”岑卿,裴卿在代州已經有了布置,不會太久,會有佳音傳達。”

這一句回答得十分含糊,可是岑長倩也不敢再問下去。

裴炎卻站起來問道:“臣請問陛下,有什麼計劃,為什麼政事堂沒有聽到半點音訊?”

也能問,但李威卻反問道:“裴炎,你是想說,相權位於皇權之上?”

自東漢起,不僅是外戚宦官,還有權臣與重將,看一看南北朝的遞更,這中間重將與權臣扮演了什麼角色?所以李世民用胡人壓製李績與李靖,臨死前對李治說了一句,我將李績發放到地方上擔任一個小刺史,如沒有怨言,你立即起用,示恩讓他成為你的肱股,若有怨言,立即擊殺。曆史上發生類似重將與權臣奪權的事例太多了。

懲於這個弊端,自隋朝起,對相權進行了一步步的切割削弱,到了唐朝,才有了三省六部製度,可終是不便,不得己才出來一個政事堂。政事堂的出現,是對相權的回籠,而不是削弱。

李威隻是一句話,裴炎立即躬身而退,說道:“臣不敢。”

皇上問沒有關係,一旦傳到太後耳朵裏麵,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這一次問答之後,沒有那一個大臣再敢詢問。

丹水渠最後一段工程開始施工。

李威拿出的那幾本書,也順利的刊印成冊。但除了李威編寫的那本數學書外,其他幾本,並沒有人注意,頂多好奇翻看一下。即便這本數學書,讓許多人大開眼界,流傳起來也快,至少幾乎都看到它對計帳的貢獻。

但沒有人將它當作權威學說,若不是皇帝書寫的,甚至有可能讓人忽視。算數國子監也傳授,終不是九經。若是李威編寫一本《禮記》校考之類的書籍,都比這本數學書引起更大的轟動。

夏天平靜地過去了。

裴行儉的計劃也開始有了成效。

阿史德溫博聽到草原上的種種謠傳,心中十分不滿,派人責備阿史那伏念。阿史那伏念派使者回信,非是我戰不力,唐朝軍隊作戰多勇敢,你可是親眼目睹的,我已經傷亡唐朝軍隊近萬餘人,你還要我怎麼的?

這個回答讓阿史德溫博很不滿意的,若沒有我設計,替你一步步分兵,你如何取得大捷,今天你首鼠兩端不算,反過來還要獨占功勞。於是又派出使者責問。

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博手中各掌一支軍隊,可總體來說,溫博掌管的軍隊數量與質量遠遠勝於伏念手中的軍隊。在阿史那溫博逼迫下,阿史那伏念再度兵出河北,向曹懷舜出擊。吃柿子,挑軟的吃。裴行儉的主力軍隊,伏念不敢啃的,再度挑上了曹懷舜的軍隊。

實際不然,此時恒州主帥早換上了劉敬同。他出身寒薄,破格提撥後,小心謹慎,唯恐出了差錯。看到阿史那伏念大軍到來,僅是堅守關卡,以城牆之險扼之,阿史那伏念大軍受阻。但沒有想到裴行儉圖窮匕現,殺著終於使了出來。

鐵勒部開始南下,阿史那伏念又將軍隊率了出來。可經過斥候的探查,裴行儉得知一條寶貴的消息,阿史那伏念的妻兒老小,以及各部酋首的家屬全部在金牙山,乘著阿史那伏念大軍出擊,後方空虛的時候,派程務挺與何迦密分兩道,直取金牙山。一下子將阿史那伏念的家眷全部擄獲起來。聽聞此事,阿史那伏念倉惶退兵。

裴行儉又令程務挺與張虔勖派出大軍,隨後追擊。阿史德溫博聽到此事,連叫不妙,親率軍隊趕來營救。裴行儉此時也及時地帶著主力軍隊出發,再度將兩部合圍。阿史德溫博隱隱感到不妙,準備走陰山,奔大漠。然而這時候又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漠北的鐵勒部出動了大軍,源源不斷向南方而來,已快到了陰山下。切斷後路了!

但裴行儉還沒有立即交戰。

在寫給李威密信中,裴行儉也說過此事。突厥主戰派與死硬派是阿史德溫博。阿史那伏念叛意一直不是很強,以他的叛意作一條鴻溝,至少有五分之四的各部酋首,都象阿史那伏念一樣。反正突厥部再想尋一個象阿史那社爾那樣的忠臣,很難再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