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暗滴蛟珠淚(五)(1 / 3)

武則天到東宮的時候,李威正在教幾個小孩子。

李威無意中說過一句,教孩子從胎教開始抓起。認為太子也皇後胎教的,不然不會這麼天生聰異。有一次問武則天,武則天也沒有否認,在感業寺能做什麼?無非就是頌讀佛經,那時有什麼心事讀佛經?倒是經常讀一些書,她學問長進,在感業寺的那幾年,要占到三分之一功勞。李弘,但絕對與李威沒有半點關係,在出生的時候,也抱著他讀書。碧兒聽後,於是懷李潞時,整天讀經義,胎教嘛。李威當時隻是笑一笑,隨她去。現在小李潞表現還可以,能認識不少字。

然後碧兒宣稱這是胎教的結果,其實不是,是幾位大儒填鴨子填進去的一些東西。

狄蕙與徐儷也感到緊張,有學問總比沒有學問好,不管以後怎麼樣。便撒嬌讓李威教。對此李威很反感的,小時候他在前世,就吃了許多苦。但實際呢,長大了不但要有學問,還要學會做人。

這個人不大好學做的,可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但象這樣養在深宮裏錦衣玉食的,以後多半是紈絝子弟。心不在焉地教著。狄蕙與徐儷抱著孩子在邊上旁聽。

武則天進入東宮,看到這一幕,心中更狐疑。

兒子太淡定了。

這是不對的,東宮駐紮著這五百甲士,上陽宮不得不整天整夜派兩三千甲士巡邏警衛。外麵百姓認為沒有事,可這樣僵持下去,大家的心情隻會越來越緊張沉重。

不應當如此淡定的。

行過禮後,武則天說道:“弘兒,你陪本宮走一走。”

“喏。”

兩人走到荷花池邊,池水清澈,一葉葉碧綠清新的小嫩葉,在池麵上綻放著,十分喜人可愛。

在涼亭的石凳上坐下,武則天說道:“弘兒,這一次回來,你對本宮十分生疏了。”

“母後,沒有啊。”

“休要騙本宮,本宮能感覺到。但有一件事,本宮也要與你說清楚,省得你心裏不開心。”

李威不作聲。

歎了一口氣,武則天又道:“你父皇讓郝處俊罷政,是本宮的建議。但也是為你我將來著想,郝處俊有吏治之材,然而對本宮一向頗有敵意。你父皇身體也不大好,萬一有閃失,你就要主持這個國家大政。可這些大臣在中間挑唆,恐你我將來母子必然生隙。”

“既然母親說出來,孩兒也說出來。母後擔心郝相公,孩兒也擔心裴相公。”

武則天立即不悅,裴炎是她的軸心,通過這根軸,就能掌控近半的朝堂大臣。沒有了這根軸,那怎麼辦?

“但是裴炎一直對你並沒有惡意,也沒有在本宮麵前進諫過你什麼不好的話,你為何苦苦與他為敵?”

“母後,兒臣最欽佩的是母後智慧,整個朝堂無一人能及母後。所以李首成到了青海,兒臣立即說出,將來不管如何,兒臣需要母後繼續用智慧與經驗,輔助兒臣,使這個國家變得更強大,百姓過得更幸福。我家是天家,但這個天,是建立在大唐億萬百姓身上的。隻有百姓幸福,才會支持。隻有國家強大,外番才不會淩侮。這二者相輔相承,兒臣智慧不及母後,經驗又很生疏。因此,對李首成說的話,是發自兒臣的內心。”

現在也發自內心。

曆史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母親執政爭議很多,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況且還有那麼多爭議動蕩,又是一個女流之輩。總之,是不易的。